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收集整理了徐永祥教授及其指导的学生有关社会组织发展的11篇论文。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涵盖三社联动与治理创新、迈向社会本位的社会组织改革、走向多元的社会组织发展机制。上编收录了“三社联动”方面的3篇论文,中编收录了以社会组织再组织化、地方妇联、新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的3篇论文,下编收录了与民间社会组织、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社会企业、慈善组织相关的5篇论文。

从社会组织的概念内涵到发展逻辑,从不同类型到不同主体,从国内现状到国际视野,本书记录了徐永祥教授在社会组织发展领域的真知灼见和理论建构。徐永祥教授提出的一些概念至今仍广为使用,提出的一些思想仍在影响着社会组织领域的研究者们。编辑本书是对徐永祥教授关于社会组织研究思想的阶段性梳理,也希冀更多学人围绕该领域和议题进行持续深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编写说明
  • 上编 三社联动与治理创新
  • “三社联动”的历史实践与概念辨析
  • 一、社会治理创新——“三社联动”提出的历史背景
  • 二、政府主导的实践——“三社联动”的地方探索
  • 三、经验总结与理论反思——“三社联动”的现有研究
  • 四、“三社”主体的再界定
  • 五、“联动”关系的再认识
  • “三社联动”:社区治理创新的动力
  • 一、社区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 二、实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需要发挥“三社联动”作用
  • 三、推动“三社联动”升级,加快社区治理现代化
  •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三社联动”:内涵、机制及其实践逻辑
  • 一、“三社联动”: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命题
  • 二、“三社联动”的内涵拓展及重构
  • 三、政社分开与团结:“三社联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
  • 四、迈向社区本位的“三社联动”实践:深圳市H社区的经验探索
  • 五、 结语
  • 中编 迈向社会本位的社会组织改革
  • 社会的再组织化:现阶段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重要课题
  • 一、社会的非组织化:当前我国社会分化的重要特征
  • 二、民间社会服务组织是实现社会再组织化的重要力量
  • 三、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机构是实现社会再组织化的有效途径
  • 迈向社会本位:群团改革语境下地方妇联的实践机制探索
  • 一、问题提出
  • 二、社会本位:妇联组织改革的一个分析框架
  • 三、案例背景与A区妇联改革的行动逻辑
  • 四、迈向社会本位:地方妇联改革实践的深层机制探析
  • 五、结论与讨论
  • 新社会组织:内涵、特征以及发展原则
  • 一、新社会组织内涵廓定
  • 二、对新社会组织的理解
  • 三、新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
  • 四、新社会组织的发展原则
  • 五、作为未竟议程的新社会组织界说
  • 下编 走向多元的社会组织发展机制
  • 和谐社会建构中的民间社会组织及其社会政策
  • 一、民间社会组织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 二、民间社会组织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角色与功能
  • 三、民间社会组织发展的社会政策选择
  • 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多重特征及其生成机制分析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生存、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多重特征及困境
  • 三、体制内外: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困境的生成机制分析
  • 四、社会治理创新视阈下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策略
  • 社会企业的若干问题探讨
  • 一、社会企业:组织属性及目标
  • 二、社会企业:组织形态及边界
  • 三、社会企业:营利与分红
  • 四、 结语
  • 国际视野下第三方参与慈善组织评估的机制研究
  • 一、前言
  • 二、我国第三方机构参与慈善组织评估的现状
  • 三、国外第三方机构参与慈善组织评估的实践及启示
  • 四、优化我国第三方机构参与慈善组织评估的路径
  • 五、结语
  •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慈善组织监管机制研究
  • 一、引言
  • 二、我国慈善组织监管机制的基本设计
  • 三、国外慈善组织监管机制的实践及启示
  • 四、完善我国慈善组织监管机制的路径选择
  • 五、结语
  • 内容提要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自1986年11月成立之日起,就秉承母体华东理工大学格物穷理、励志勤学的学术传统和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着力把自己铸造成为优秀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