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9千字
字数
2021-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关于社区发展的专著。
内容简介
作者首先从中西历史比较的角度,叙述了“社区发展”这一课题之于社会学研究和社会工作实践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社区的基本类型以及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亚社区”及其向现代社区转型的历史必然性,然后就社区发展规划与发展指标、社区社会服务、社区社会保障、社区管理中的政府角色、社区参与与社会自治等我国社区建设中的基本问题,分别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特别是书中关于社区源起的系统性梳理启迪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区治理研究,关于社区管理中政府角色的前瞻性论断更是开了“政社分工与合作”的研究先河,关于社区参与与社区自治的现实性分析则奠定了其实践建构与自觉的学术传统。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修订说明
- 第一章 社区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回顾
- 一、关于“社区发展”概念的理解
- 1. “社区发展”概念的历史沿革
- 2. 社区发展的定义及其特征
- 二、社会学视野中的社区发展
- 1. F. 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
- 2. 20世纪美国的社区研究
- 3. 20世纪中国的社区研究
- 三、作为社会工作载体的社区发展
- 1. 社会工作之定义
- 2. 社区睦邻活动
- 3. 二战以后的社区社会工作
- 4. 当前我国社区社会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二章 社区的概念、要素和类型
- 一、何谓“社区”
- 1. 汉语“社区”一词的由来
- 2. 关于社区概念的分歧
- 3. 本书的界定
- 二、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
- 1. 地域要素
- 2. 人口要素
- 3. 组织结构要素
- 4. 文化要素
- 5. 社区要素的相互关系
- 三、社区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 1. 划分社区类型的方法
- 2. 农村社区
- 3. 集镇社区
- 4. 城市社区
- 四、我国的街道社区
- 1. 我国城市街道的历史沿革
- 2. “街道社区”: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
- 第三章 现代社区的社会功能:前提与特征
- 一、“亚社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殊现象
- 1. 何谓“亚社区”
- 2. “亚社区”的基本特征及历史评价
- 二、社会职能分化与社区发展
- 1. 我国“亚社区”终结和现代社区生成的历史前提
- 2. 社会职能分化:社区发展的必要条件
- 3. “政社分开”:社会职能分化的核心
- 三、现代社区的社会功能及其特征
- 1. “社会功能”的概念及其在社区中的应用
- 2. 社会服务功能
- 3. 人的社会化功能
- 4. 社会参与和社会民主功能
- 5. 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功能
- 第四章 社区发展规划与发展指标
- 一、社区规划的特征与意义
- 1. 城市规划及其对社区规划的影响
- 2. 社区规划的含义及其特征
- 3. 社区规划的功能和意义
- 二、社区规划的基本框架
- 1. 社区规划制定的现实依据
- 2. 社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 3. 社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 三、规划与衡量社区发展的社会指标
- 1. 社会指标思想兴起的背景
- 2. 社会指标的概念及功能
- 3. 社会指标的特征与类型
- 4. 选择与建构社区发展指标的基本原则
- 5. 社区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
- 第五章 社区管理中的政府角色
- 一、社区管理范畴的历史性
- 1. 社区管理的属性、要素和对象
- 2. 社区管理的主体
- 3. 城乡社区管理的边界
- 二、我国社区管理体制的历史与现状
- 1. 行政全能主义的“单位人管理”与“地区管理”
- 2. 社会转型期社区管理的体制性矛盾
- 3. 当前政府角色的越位与缺位现象
- 三、构筑强政府与大社会相结合的社区管理新体制
- 1. “政府主导”:“小政府”或“强政府”
- 2. 社区发展中的“大社会”与“强政府”
- 3.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上海的经验及启示
- 第六章 以人为本的社区服务
- 一、社区服务的内涵与特征
- 1. “社区服务”:概念的再认识
- 2. 社区服务的对象和内容
- 3. 社区服务的特征与功能
- 4. 我国社区服务的历史沿革
- 二、我国社区服务的运行机制
- 1. 资金供给与运作机制
- 2. 人力资源的构成与动员机制
- 3. 行政管理体制与机制
- 4. 行业管理体制与机制
- 三、社区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 1. 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的关系
- 2. 福利性与经营性的关系
- 3. 社会化与专业化的关系
- 第七章 中国特色的社区社会保障
- 一、社区保障的含义、功能与特征
- 1. “社区保障”:社会保障的组成部分
- 2. 社区保障的特征与功能
- 3. 我国社区保障的历史回顾
- 二、社会救助的社区化
- 1. 社区社会救助产生的必然性
- 2. 社区社会救助的运行机制
- 3. 社区社会救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三、社区中的再就业工程
- 1. 社区推行再就业工程的意义
- 2. 社区中再就业工程的现状和主要内容
- 3. 社区实施再就业工程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 第八章 社区参与和社区自治
- 一、社区参与的意义和载体
- 1. 社区参与的概念及分类
- 2. 社区参与:社区发展的动力和要义
- 3. 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参与的多样化载体
- 4. 社区自治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 二、居民委员会的应然角色和现实角色
- 1. 居民委员会的由来与发展
- 2. 全能主义居委会的尴尬与苦恼
- 3. 关于居委会角色与功能调整的若干思考
- 4. 努力搞好现阶段居委会工作的制度创新
- 三、村民委员会:我国农村最重要的村民自治组织
- 1. 村民委员会的社会基础与法律基础
- 2. 村民委员会依法自治的基本内容
- 3. 村民委员会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附录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 附录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 附录六 上海市街道办事处条例
- 内容提要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自1986年11月成立之日起,就秉承母体华东理工大学格物穷理、励志勤学的学术传统和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着力把自己铸造成为优秀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