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6千字
字数
2011-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既可以为国际共运专业学生自学而用,也可满足一般读者对战后国际关系史、共运史深入了解的兴趣。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专题史体例的国际共运史专著,重点研究现当代国际共运实践中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发展脉络,包括七个专题,涵盖三个有联系但又各具特点的研究主题单元;现当代国际共运历史走向研究;苏联解体的深屡次原因研究;东方国际共运史研究。本书既有对众所周知的国际热点的深化阐述(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也有对不常涉及的冷点的钩沉(以柬朝为代表的东方社会主义实践),既纵向延伸地将当代国际共运大趋势加以勾勒,也横向铺排出当代国际共运历史的典型个案,从而形成了当代国际共运史纵横兼顾的大十字式评述结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国际共运在当代的发展大势——20世纪国际共运总体格局的描述与解读
- 第二章 雅尔塔体制与东西方国家的制度变迁——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和希腊的例证
- 第一节 雅尔塔体制与东西欧洲概述
- 第二节 战后东欧的制度变迁
- 第三节 战后西欧的制度变迁
- 第三章 关于斯大林问题的历史论争——斯大林评价的史学史
- 第一节 斯大林在苏联的历史命运
- 第二节 在斯大林问题上中国走过的曲折道路
- 第三节 斯大林评价的步进:从西方“斯大林学”到西方马克思主义
- 第四章 当代国际共运统一世界中心崩解的世局演变——以当代中苏关系分合为中心
- 绪论 中苏关系的当代意义
- 第一节 共运中心的解散与复建——战后初期的中苏关系(1945~1956年)
- 第二节 争雄竞长——中苏关系从分歧到对抗的发展(1956~1982年)
- 第三节 中苏大论战及国际共运统一世界中心的崩解
- 第五章 脉络探究——苏联解体的三个历史关节点——联盟体制、准临战体制与戈尔巴乔夫改革
- 第一节 溯源——联盟体制的内在矛盾与苏联民族分离主义运动
-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的“准临战体制”怎样拖垮了苏联?
- 第三节 中苏改革比较研究
- 第六章 东方社会主义的实践——个案研究:朝鲜与柬埔寨
- 第一节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与社会发展
- 第二节“红色高棉”的兴起与衰亡
- 第七章 全球化视野中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 第一节 社会主义运动的时代价值
- 第二节 融入与竞逐,“利益攸关”和等级体制
- 第三节 视阈和典范转移:从中苏比较到中新比较
- 第四节 让新世纪的世界进程充满“中国因素”
- 参考书目及参考文献信息源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