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历史脉络为经,以全球视野为纬,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理论资源的活水源头保持开放性的互动。

内容简介

美国主流传播研究的“内眷化”,使国际传播成为“美国的”国际传播,不是“国际的”国际传播。作者试图联系在地经验与全球视野,以重建国际传播的知识论与方法论基础,一方面促进国际传播的“国际化”,赋之以丰富的“文化性”,一方面加强华人社会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文献的对话,以期获得彼此“境界的交融”。

美国主流传播研究不但有“国际真空”,也有“历史真空”。作者抉微钩赜,借助社会科学的问题意识和方法分疏近代中国新闻史上若干重要的脉络,在国际格局下动态地追寻人物事件、结构过程的同与异、常与变。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自序
  • 第一章 传播研究的时空坐标——兼释“横看成岭侧成峰”
  • 一 直觉智慧与社会科学
  • 二 知识的社会建构
  • 三 本书的结构与旨趣
  • 附录一 “媒介专业主义”的悖论
  • 上篇 国际传播:中华与世界接轨
  • 第二章 传播研究的“内眷化”——简评美国主流研究的典范与认同
  • 一 传播的三层意义:沟通,交通,媒介
  • 二 统摄性的传播科学?
  • 三 美国媒介研究的两个范式
  • 四 理论贫乏与“内眷化”
  • 五 国际真空与历史真空
  • 六 本土研究与国际视野
  • 第三章 国际传播的国际化——反思以后的新起点
  • 一 学术霸权与主体性
  • 二 国际传播的缘起
  • 三 范式转移
  • 四 寻找新起点
  • 五 重新探讨“文化帝国主义”
  • 六 结语
  • 第四章 在地经验,全球视野——国际传播研究的文化性
  • 一 前言
  • 二 美国主导性范式的陷阱
  • 三 韦伯式的现象学研究取径
  • 四 跨文化研究
  • 五 结语
  • 第五章 视点与沟通——华人社会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学术的对话
  • 一 多元的视野,多重的解释
  • 二 所谓的“跨文化”:技术问题与宏大叙述
  • 三 文化中国的中心与边缘
  • 四 美国传播研究逐渐向内看
  • 五 华人的传播学术视野在哪里?
  • 六 “文化中国”传媒研究的队伍逐渐成形
  • 七 入乎霸权,出乎霸权
  • 八 问题与结构
  • 附录二 海外中国传媒研究的知识地图
  • 下篇 民国报刊:新闻与历史的联系
  •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文人论政
  • 一 文人论政
  • 二 自由与民主的辩证
  • 三 范式转移
  • 四 结语
  • 第七章 报人情怀与国家想像
  • 一 “自由主义”及其商榷:“进步运动”的余波荡漾
  • 二 报人的实践与困境
  • 三 民族与民主的矛盾
  • 四 建立延安报业范式
  • 五 报刊与政权递嬗的关系
  • 六 历史研究、社会学与社会科学
  • 七 报刊与“公共领域”
  • 八 结语
  • 附录三 民国报刊研究问题举隅
  • 第八章 半殖民主义与新闻势力范围——20世纪早期在华的英美报业之争
  • 一 导言
  • 二 半殖民主义、在华出版的外报及其读者
  • 三 英国在华新闻垄断以及美国报纸的崛起
  • 四 英美报业之争:编辑立场以及殖民话语
  • 五 结语
  • 第九章 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各说各话乎,公共对话乎?
  • 一 前言
  • 二 文本与脉络:两个诠释社群
  • 三 方法论研究设计的几个问题
  • 四 唐著所引申出来的几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 五 结语
  • 第十章 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在现代中国的移植——兼论帝国使命、美国实践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 一 “半殖民”主义:列强势力的新闻竞争
  • 二 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新闻教育向中国的输入
  • 三 中国对美国新闻教育的采纳和适应
  • 四 结论
  • 跋 传播纵横——学术生涯五十年
  • 一 这些作者从书本里跳出来
  • 二 “你不要丧失文化特色!”
  • 三 马料水的“云起轩”大学
  • 四 明尼苏达:北国的故乡
  • 五 再续香港因缘,见证回归
  • 六 最后的学术驿站:香港城市大学
  • 七 小结
  • 附录四 传播研究的方法论——“跨界”、“搭桥”与“交光互影”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