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4千字
                       字数
                        2019-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认识不可思议的印度,看印度如何在受伤的文明中凭借电影征服世界电影史。
内容简介
印度是电影大国(年产量高、观影人数多),近几年,印度电影在我国又掀起一轮一轮的高潮,前几年曾在我国出版《你不属于:印度电影的过去与未来》的阿希什·拉贾德雅克萨的这本新作,主要以时间顺序,以通俗朴素、详略得当、深入浅出的文笔概述了印度电影自诞生之日至宝莱坞风靡全球的过程。
阿希什摘取了印度电影史上每个阶段的重要事件,介绍了众多杰出的电影人和优秀的电影作品,同时辅以社会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热点事件,夹述夹议地将社会的方方面面与电影紧密结合,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精彩而又波折的印度电影史的画卷,相信也会对我国的电影事业发展有些许借鉴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01
 - 推荐序02
 - 中文版前言
 - 英文版前言
 - 第一章 流行的政治
 - 印度电影的大爆炸理论
 - 电影的多产业融合
 - 殖民误读
 - 电影赝品和容易受骗的印度人
 - 审查
 - 斯瓦德什经济
 - 《古尔-巴卡瓦利》和政治流行
 - 一个世纪过去
 - 简史笔记
 - 第二章 殖民时代晚期
 - 对于帝国来说,没有引领者
 - 对于电影的殖民抱负
 - 金融家和先驱者
 - 拉合尔电影:阿娜卡莉效应
 - 变革范例:孟买之音
 - 标志性风格
 -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现实主义的到来
 - 现实主义下的情节剧
 - 简史笔记
 - 第三章 分治和“全印度电影”
 - 困难重重的新生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孟买
 - 明星之路降临
 - 电影音乐
 - 金融家模式
 - “全印度电影”
 - 独立导演
 - 简史笔记
 - 第四章 新电影
 - 电影的分离
 - 地区邦、地区国家
 - 地区新电影
 - “好标准”电影
 - 1975年:墙
 - 缔造和平
 - 简史笔记
 - 第五章 宝莱坞
 - 阿米塔布在皮卡迪利广场,拉吉尼坎塔在东京
 - 宝莱坞的关键词:“混音”
 - 逮捕
 - 灾难
 - “数字黎明”
 - 还有改变
 - 幽灵般的存在和在塞尔福里奇百货公司的宝莱坞
 - 宝莱坞后记
 - 简史笔记
 - 插图
 - 参考文献
 - 延伸阅读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海南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的前身海南人民出版社(专业性出版社)成立于1984年。1990年3月,以“海南出版社”名称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同年9 月取得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综合性出版社资质”。公司是海南省规模最大最大的综合性出版企业,被誉为国内极具创意和活力的出版社。 公司出版了《故宫珍本丛刊》《世界百科全书》等一批在积累文化方面有重要意义的高品位图书;出版了《海南地方志丛刊》《黎族藏书》《黎族传统织锦》等一批介绍海南历史、文化的图书。引进版图书以“时效快、品种新、成系列”为三大特色,并产生品牌效应。如《数字化生存》给尚处于数字化边缘的中国带来了世界数字化发展的前沿信息,中央政治局要求所有委员人手一本学习。《次第花开》《大外交》《魔鬼出没的世界》《日本史》《证券分析》《网络为王》等也都受到全国各行各业各层次读者的欢迎和高度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