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驼庵诗话》成为经典诗话著作,引人深思,颇具价值。

内容简介

由顾之京、高献红据叶嘉莹先生听顾随课笔记整理编订的《驼庵诗话》问世已历三十载。这部著作是从叶嘉莹先生的笔记中摘录、编排出来的,内容涉及文学理论、诗学理论、对中国诗歌的总体看法,以及对自诗、骚以降迄于王国维等众多历代著名诗词作家的精要的评论,尤以唐诗、宋词部分为重。虽然都是片段性的文字,但其观点却极为精彩扼要,读之令人思旺。以笔者的私见,《驼庵诗话》的分量实已大幅度超越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而这些年来,随着顾随先生著作、讲录的不断整理出版,顾随的影响力的日益扩大,《驼庵诗话》似乎已成为顾随的“代表作”之一。笔者估计:《驼庵诗话》将来迟早会成为《人间词话》之后的又一经典诗话著作。《驼庵诗话》虽极精彩,但对于古典文学基础不深,对顾随的著作、学术思想体系缺乏深入了解的读者,要透过其中简练的言语,领悟顾随的学思,并不容易,因此有必要对《驼庵诗话》作某种解读,以授人以渔。笔者自2009年始断断续续地开始为《驼庵诗话》做“解评”,即主要做两个层面的工作:一、对《驼庵诗话》中顾随的言论做出解释;二、在力求理解的解释的基础上,再对顾随的言论加以评价、乃至引申发挥。

目录

  • 版权信息
  • 纪念我的老师清河顾随羡季先生
  • 一 总论之部
  • (一)诗之根本
  • (二)诗人之根本
  • (三)诗之欣赏
  • (四)创作论其一
  • (五)诗法与世法
  • (六)诗之本性
  • (七)作者论
  • (八)创作论其二
  • (九)创作论其三
  • (十)夷犹与锤炼
  • (十一)风格论
  • (十二)文字与修辞论
  • (十三)创作论其四
  • (十四)诗体论
  • (十五)文学影响论
  • (十六)曲
  • 二 分论之部
  • (一)先秦至汉的诗歌
  • (二)三曹
  • (三)陶渊明
  • (四)初唐诗
  • (五)王维
  • (六)李白
  • (七)杜甫
  • (八)韩愈、柳宗元
  • (九)白居易
  • (十)李贺
  • (十一)李商隐、韩偓
  • (十二)词之“一祖三宗”
  • (十三)欧阳修
  • (十四)黄庭坚、秦观、周邦彦、朱敦儒
  • (十五)顺应、欣赏——中国诗词之传统
  • (十六)陆游
  • (十七)辛弃疾
  • (十八)蒋捷
  • (十九)王渔洋、黄景仁
  • (二十)王国维
  • 三 补编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场饕餮盛宴

    没想到这样的文字我也能听得饶有兴致,这样的文学素养我们国人更要多浸润,多感受。跟着顾随老师,了解了多位诗人的不同风格,就像回到了学生年代,坐在座位上,听着讲桌处的顾老师娓娓道来,享受其中。​妙造自然,不失韵。体验自然感受生活,再融入自己的理解,自然且沉着地体现在诗句中。​杜甫的力量如石,充满张力。人无完人,顾老师说他过分追求音节的力量而减弱情感的表达。​随性且 “刻意欢喜” 的王维陶渊明我也喜欢。​谢谢之江老师的两节晚课的推荐。又感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学盛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过去零散的心得感受一下子被理顺了

      爱诗的人必读,如果要享受慢读思考,跟著感受标记有手感的线,把书放在身边,瞄一眼也开心的感觉,強烈推薦买纸质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如果说文学就是人学,那诗学就应该是最艺术化的人学。读了这本书才知顾随,他对人的态度和作者的表达能让人读时常常感到一缕缕清风拂面似的领悟!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