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今以后,没什么事能把我击垮,没什么人能逼我停下。”《漫长的告别》作者开山之作。

内容简介

一位年迈而富有的将军,一对美丽却古怪的姐妹。一件委托,一封勒索信,一个失踪的女婿。一场大雨,一具尸体,一个疯疯癫癫的裸女。一个吻,一次相遇,从此再没见过你。

这座城市的黑暗里,正在发生这些故事……

作为“硬汉派”文学的开创者和灵魂人物,钱德勒凭借教科书级别的洗练文笔,塑造了“硬汉侦探”马洛的经典形象,此后所有硬汉身上都有马洛的影子,钱德勒被公认为20世纪美国文学的代言人之一!

目录

  • 版权信息
  • 长眠不醒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菲利普·马洛私人物品图鉴 Philip Marlowe’s Personal Belongings:A Guide
  • 老祖父威士忌 Old Grand-Dad
  • 老泰勒威士忌 Old Taylor
  • 四玫瑰威士忌 Four Roses
  • 老浮尔士德威士忌 Old Forester
  • 黑麦威士忌 Rye
  • 金酒 Gin
  • 五星马爹利白兰地 Five-Star Martell
  • 百加得 Bacardi
  • 白兰地 Brandy
  • 螺丝起子 Gimlet
  • 干马提尼 Dry Martini
  • 高球 Highballs
  • 双份苏格兰威士忌 Double Scotches
  • 热托蒂 Hot Toddy
  • 威士忌酸酒 Whiskey Sour
  • 骆驼牌香烟 Camel Lights
  • 柯尔特手枪 Colt Pistols
  • 卢格手枪 Pistol Luger
  • 汤普逊冲锋枪 Tommy Gun
  • 奥兹 Olds
  • 克莱斯勒 Chrysler
  • 马洛的服装 Marlowe’s Wearings
  • 私家侦探执照 Private Investigator License
  • 私家侦探徽章 Private Detective Badge
  • 马洛的名片 Marlowe’s Card
  • 牛角框太阳镜 Horn-Rimmed Sunglasses
  • 斯芬克斯象棋残局 The Sphinx
  • 咖啡壶 Cofee Maker
  • 麦迪逊肖像 $5,000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1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菲利普·马洛印象

    雷蒙德・钱德勒无疑是 20 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靠着菲利普・马洛这位史上最具成熟男性魅力的硬汉形象获得了不少荣誉,其中有两个是不得不提的:“犯罪小说的桂冠诗人” 与 “美国推理作家协会(MWA)票选 150 年侦探小说创作史上最优秀作家中的第一名”。前者让一位以侦探小说为主要创作形式的小说家历史性的迈入文学圣殿,后者则让他成为美国侦探小说史上最成功的优秀作家。要知道,他一生仅创作了 7 部长篇小说,竟有 4 部都入选了美国推理作家协会(MWA)票选百大书单。而我们今天所谈论的《长眠不醒》(1939)在这份书单上位列第八。      不过在大多数读者眼中,《长眠不醒》并不是一部优秀的小说。它留下的印象是书中的线索较为混乱,故事情节因为存在较大的断层而显得不够流畅,情节与场景更替的节奏过快导致阅读时难以习惯,小说的背景乏味而侦探所遇到的事件也过于简单......      奇怪的是,这些存在的问题没有哪一点与菲利普・马洛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我们不提这些意见是否客观正确也能得到一个结论,无论如何,马洛在长篇小说中的首次亮相是成功的,而他极具成熟男性独有魅力的硬汉形象已然成为雷蒙德・钱德勒小说的鲜明标志。      在此书之前,我读过美国冷硬派的侦探小说非常有限,相对于那些喜欢酒精与女人,依靠铁血拳头与坚韧毅力而破案的硬汉我更欣赏习惯用洞察力与智慧破解重重谜团的侦探。但是马洛的出现让我彻底打破了这则陈旧的观念,在书中他所散发出来的魅力令我为之着迷。这是我第一次认识马洛,却已然被他深深吸引。      马洛同样拥有敏锐的洞察力,他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依靠自己的头脑来判断事件的走向。菲利普・马洛同大多数硬汉(我相信有不少冷硬派作家受到了他的影响)一样沉迷于酒精,却能冷静的处理突如其来的危险。他也经常使用暴力,擅于用幽默的语言试探对手,并且在言谈举止中有着与外表不相符的傲慢。马洛更习惯单独解决问题,并且有着极高效率的行动力,他对待客户忠实真诚,酬劳为 25 美元一天。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但这些并不是马洛全部的品性。在初读本作时,有一点我无法理解,马洛究竟是如何做到在仔细观察女人姣好身材之后依旧不为所动的,他甚至会注意到她们的嘴唇、牙齿、大腿和指甲。既然如此,马洛又为何会主动索吻?如果这些都能理解,那为什么马洛会因为只是在他的床上躺了那么一小段时间而愤怒的撕毁床单呢?这些我无法理解的事情,在我读完全部有马洛的作品后,自然便有了答案。      雷蒙德・钱德勒在《长眠不醒》中讲述的故事看似复杂,实际上却极为简单。马洛接受了富有却行动不便的将军关于调查勒索案的委托,并要求马洛能够从根源上杜绝此类事件的继续发生。在介绍勒索案的时候,将军特意为马洛介绍了他的两个女儿以及一位离家出走的女婿,虽然将军并未同时委托马洛找回自己的女婿,但是这种委托本身就有着更为深层的含义:将军更加看重他的女婿,他急切想要得到关于里根的消息,也非常想知道里根与勒索案之间是否有关联。他对他两个女儿失望透顶,却不希望家族因此蒙羞。马洛在接受委托之后开始了针对那位勒索者的调查,可期间却碰到了意外,一系列枪杀案让各怀鬼胎的牵连者一股脑的涌向舞台,在完成勒索案任务的同时,关于里根失踪的调查却才刚刚开始。      所以会认为书中线索混乱,故事情节断层都是容易理解的。从事件本身进行分析,这就是两桩并无太大关联的案件,而其中所涉及的人物又太多,因此可以想象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有多么的不耐烦。但在我看来,究其原因应当来源于雷蒙德・钱德勒的叙事方式。      我们会注意到,第一人称的主人公马洛从来不会特意为读者详细解释他所看到的人和事,他只是选择行动,而我们想要了解其中的关联就必须要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不然就会为突然到来的情节感到突兀。另外,钱德勒在描写人物对话的时候极其简单却不失精准。简短的对话与不解释不说明的傲慢共同让小说故事在繁琐复杂的线索下出现了无法避免的混乱,但是我相信这种混乱会在我们适应了钱德勒的文字后而逐渐消失。      在《长眠不醒》中我们可以经常看见钱德勒细致的人物与场景描写,不仅描述精准,还显得稍有诗意,我相信钱德勒的原文的字句肯定更加精彩。只是在此部作品中,钱德勒描绘人物的重点有许多重复的部分,比如卡门的笑声和她的牙齿就在文中多次出现。除此之外,雷蒙德・钱德勒对于人物心理变化的捕捉极其细腻,通常是通过他们的动作和语气加以反应。他通过马洛的眼睛来描绘各个人物心理上的微妙差异,仔细研读就会发现趣味所在,这是一种隐晦的赋有浪漫气息的笔触。所以总结出来就是,阅读雷蒙德的文字是一种视觉上的精准现实刻画与思想上浪漫隐喻相结合的奇妙享受,而且没有任何冲突。      另外,在我看来,用第一人称描述硬汉侦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用这种方式所构建的故事线十分简明,节奏也颇为明快,在小说主人公的心理描写上也较容易代入,这一切都符合冷硬派小说的需要。     读客的版本很贴心的为读者附上了人物关系图,和当时写作或者拍摄电影时参照的背景与服装。这对了解马洛很有帮助,相信我,无论你是否喜欢我这篇写于很早之前的文章,当你读完本书后,都一定不会后悔。      给自己一个认识马洛的机会,从现在开始。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马洛

      每日一书:《长眠不醒》。雷蒙德・钱德勒是美国推理小说作家,“硬汉派” 推理小说的代表人物,凭借侦探小说在美国文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为村上春树、加缪、钱锺书等作家所推崇。雷蒙德・钱德勒是美国推理小说作家,“硬汉派” 推理小说的代表人物,凭借侦探小说在美国文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为村上春树、加缪、钱锺书等作家所推崇。《长眠不醒》就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硬汉侦探马洛第一次登场的作品。经营一家书店的盖格用斯特恩伍德将军次女卡门的裸照勒索将军,将军委托私家侦探菲利普・马洛处理这一事件。马洛还得知将军长女维维安的丈夫里甘前不久离家出走不知去向,但维维安似乎并不想马洛寻找丈夫的下落。在调查过程中,多宗命案接连发生,案情变得扑朔迷离。期间,卡门和维维安也先后对马洛表现出非常的兴趣,但马洛不为所动,并最终揭开了将军一家不为人知的秘密。原以为所谓 “硬汉派” 小说大概就是类似尤・奈斯博的 “哈利・霍勒” 系列的风格。真的读下来才发觉,和雷蒙德・钱德勒比起来,尤・奈斯博确实更多的是通俗小说或畅销小说的路子,虽然都很精彩,但就是会莫名觉得钱德勒的作品有一种特有的格调。马洛的身上充满冷峻和疏离,虽然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但给人的感觉马洛一直是在冷眼旁观着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马洛和霍勒身上都有反传统的气质,但马洛更古朴更刻板,偶而流露出的幽默,也更像是英国佬的闷骚做派,既不张扬,也不世故,倒是有一点自傲和刻薄。做为一部诞生于八十多年前的作品,时代的印记还是不少。小说的推理成份不是很重,情节推进也略显琐碎,马洛这个人物的塑造有着明显的理想化倾向,其调查过程也有很多的巧合和主角光环护体,故事似乎谈不上有什么浓墨重彩的高潮段落。但即使现在来看,这也是一部精彩的作品。至少,能看到这么一个特立独行的侦探形象也是挺不错的。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创立以来,读客文化是中国书业品牌影响力领先、营销模式领先、生产方式领先的专业出版机构。连续推出《藏地密码》《岛上书店》《大江大河》《丝绸之路》《银河帝国》《巨人的陨落》《漫长的告别》《局外人》《无声告白》《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