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10千字
字数
2014-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2013》以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深入研究中国民俗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简介
《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2013》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宏大背景,以当代民俗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生活与现象为考察对象,一方面作为中国民俗文化发展进程的"观察者",呈现中国当代民俗现象的细节与脉络,另一方面又为当代中国民俗发展"把脉",关注中国民俗文化发展的世界背景与现实焦点,揭示民俗变迁在当代中国社会所引发的深层剧变。报告内容分为总报告和若干分报告、专题报告。分报告分别从田野考察、学术研究和相关国家政策的角度,对民俗文化发展状况予以立体的展示。专题报告关注焦点,剖析热点,所涉及的传统节日、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民间信仰、民俗旅游、网络谣言等。大量采用鲜活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研究深入细致,在此基础上建言献策,对于国家政府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利用民俗文化改善民生,贴近民心,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学术委员会
- 主任:
- 委员:
- 秘书:
- 2013总报告
- 2012年度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总报告
- 一、2012年度中国民俗文化发展考察的理论基点与方法
- 二、2012年度中国民俗发展考察的六个发现
- 三、2012年度中国民俗文化发展七项建议
- 2013分题报告
- 2012年度中国民俗文化研究综述
- 一、理论探讨
- 二、田野研究
- 三、民俗文化发展策略
- 2012年度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与民俗文化发展报告
- 一、2012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与对策建议
- 二、2012年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概况
- 2012年度中国城乡廊道与民俗传统的变迁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双重属性与民俗文化的双层约定
- 二、中国区域传统中城乡廊道的公共意义与六要素
-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廊道的变迁与民俗传承状况
- 四、2012:城市化进程中中国民俗发展的九个面相
- 五、非遗的功利性诉求与城市化进程中非遗保护的典型空间分析:文化生态保护(馆)区
- 2013专题报告
- 2012年度中国“汉服运动”研究报告
- 一、“汉服”:追求文化纯粹性的寻根
- 二、旨在建构“汉服”的汉服活动
- 三、收获:2011—2013年汉服运动的最新动态
- 四、瓶颈与前景:汉服运动对“中式服装”可能的贡献
- 2012年度中国农村婚俗研究报告
- 一、多元化的婚姻模式
- 二、动荡的婚姻
- 三、非正常婚姻形式
- 四、婚姻仪式的变迁
- 五、婚姻的伦理性危机
- 结语
- 2012年度中国民间信仰研究报告
- 一、历史回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中的民间信仰
- 二、新世纪以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与民间信仰的全方位复活
- 三、2012年民间信仰实践的发展情况
- 四、2012年民间信仰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
- 结语:问题与展望
- 2012年度中国网络谣言与民间话语研究报告
- 一、2012年的谣言大势
- 二、谣言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倾向
- 三、钓鱼谣言日渐流行
- 四、图片谣言成为新的谣言生长点
- 五、网络谣言的“自净”功能
- 六、信谣和传谣是一种情绪
- 七、谣言的变异性特点
- 跨越数字鸿沟:2012年度中国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信息化时代中国民俗文化数字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 一、信息化时代带来变革
- 二、民俗文化与信息化时代的相遇
- 三、我国的民俗文化数字化现状
- 四、国际趋势和经验
- 五、跨越数字鸿沟
- 附:跨越“数字鸿沟”与文化创新
- 2012年度中国民俗旅游发展报告
- 一、2012年度中国民俗旅游发展的背景分析
- 二、2012年度中国民俗旅游发展状况综述
- 三、2012年度民俗旅游发展和产业运行对策建议
- 四、2012年度中国民俗旅游十大热点话题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