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用户推荐指数
                        哲学与宗教
                       类型
                        8.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6千字
                       字数
                        2023-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入工厂的非虚构写作,感受劳动者的疾苦,以及对工作与自由的反思。
内容简介
如何摆脱工作中的痛苦和烦闷?为了像被压迫者那样感受压迫并尽可能真实地追求她所认为的自由社会,1934年12月,西蒙娜·薇依抛下哲学教师的身份,进入工厂。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这位反叛的哲学教师轮流做切割工、包装工和铣床工,经历疾病、事故、解雇的折磨,遭受服从、羞辱和不公。这种残酷性给她留下了终生的烙印。
本书中,薇依记录下自己的观察、遭遇、工作时间和收入、肉体和精神的痛苦,以及对这段经历的哲学和道德的思考。
本书是一份原始的文件,没有抒情,也没有感伤,展现出西蒙娜·薇依对当下现实的关注和她始终站在劳动者一边的立场。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一、给阿尔贝蒂娜·泰弗农女士的三封信(1934—1935年)
 - 二、给一位学生的信(1934年)
 - 三、给鲍里斯·苏瓦林的信(1935年)
 - 四、致X的信件片段(1933—1934年?)
 - 五、工厂日记(1934—1935年)
 - 六、片段
 - 七、致一位工程师兼工厂经理的信(布尔日,1936年1—6月)
 - 八、冶金女工的生活和罢工(1936年6月10日)
 - 九、致工会会员的一封公开信(1936年6月后)
 - 十、给奥古斯特·德留夫的信(1936—1937年)
 - 十一、关于从北方冲突中吸取教训的建议(1936—1937年?)
 - 十二、建立工业企业内部新制度的计划准则(1936—1937年?)
 - 十三、合理化改革(1937年2月23日)
 - 十四、工人的境况(1937年9月30日)
 - 十五、工厂生活经历(马赛,1941—1942年)
 - 十六、非奴役性工作的首要条件(马赛,1941—1942年)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