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8.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9千字
字数
No.95
新书排行榜Top100
2025-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法律社会史角度解读《红楼梦》。
内容简介
清代法律如何制度性地决定了女性地位的低下?这些深层的制度性缺陷又如何成为曹雪芹绝望的根源?
本书聚焦十二位(类)女性角色,对应十二个清代法制问题,整理与《红楼梦》中事件类似的清代司法案例,剖析清代女性困境的制度性原因,考察了清代性别、家庭、法律、政治间的互动与演变。
作者综合多重视角,立足“法学与文学”研究路径,聚焦人口拐卖、生育、财产分配、官员考核等社会议题,分析了《红楼梦》作者及书内女性角色如何受到当时礼教与法律的限制、如何做出反抗与批判,展示了清代法律与社会的风貌。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资助项目
- 序
- 引言:《红楼梦》记录了宗法社会中的女性悲剧
- 第一章 甄英莲的命运与清代的司法黑暗
- 一、英莲被卖与清代的人口拐卖
- 二、护官符出场
- 三、葫芦案:一个体制性的冤案
- 四、香菱的遭遇与清代奴婢的命运
- 第二章 秦可卿之死与清代的亲属相奸罪
- 一、八大悬疑
- 二、秦可卿之死被改写
- 三、清代的妇女自杀问题与威逼人致死罪
- 四、秦可卿自杀的导火索—焦大之怒
- 五、清代的亲属相奸罪与清律中的“被害人有罪论”
- 六、天香楼的真相
- 七、瑞珠、宝珠与尤氏的困境
- 八、离奇的葬礼
- 九、原型何人
- 第三章 赵姨娘的诅咒与清代的巫术犯罪
- 一、妻妾的区别
- 二、马道婆的生意
- 三、清代的巫术犯罪
- 第四章 宝黛悲剧与清代的婚姻继承法制
- 一、表亲的婚姻
- 二、林黛玉的嫁妆与林如海的立嗣
- 三、宝黛的婚姻谁做主
- 四、宝黛姻缘与礼教
- 第五章 宝钗结局与清代的选秀制度
- 一、宝钗待选宫女
- 二、宝钗落选
- 三、金玉良缘
- 四、宝钗结局
- 第六章 鲍二家的之死与清代的仆妇贞节
- 一、贾琏的惧内
- 二、王熙凤的全武行
- 三、鲍二家的无罪
- 四、王熙凤的反诉
- 第七章 王熙凤管家与清代的宗族治理
- 一、荣国府的授权管家
- 二、王熙凤的妇德
- 三、王熙凤的见识
- 四、王熙凤的高利贷
- 第八章 探春治家与贾府的陋规
- 一、好学的探春
- 二、探春和她的两个母亲
- 三、探春的改革
- 四、探春改革失败
- 第九章 尤三姐之死与清代的定婚法制
- 一、金玉之质
- 二、沦落的尤家
- 三、三姐的反抗
- 四、柳湘莲退亲
- 五、三姐之殇
- 第十章 尤二姐之死与清代的妻妾宗法
- 一、王熙凤会不会被休
- 二、贾琏的重婚
- 三、王熙凤的毒计
- 四、借刀杀人
- 第十一章 红楼伶人与清代的查禁女戏
- 一、家班的由来
- 二、女伶是最下贱的阶层
- 三、龄官不甘心她的命运
- 四、雍正朝解散家班
- 五、十二伶的结局
- 第十二章 十二钗的结局与清代的籍没刑罚
- 一、传统中国的籍没刑罚
- 二、十二钗的可能结局
- 三、苏州织造李煦家人的遭遇
- 四、“女清男浊”的启蒙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