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解读山水画与花鸟画,揭示中国古人的思想与梦想。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了中国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类别——山水画、花鸟画,作为其研究对象,以这两类画的兴衰史为切入点,一一剖析画中的表现的主题与其背后蕴含的意义,结合艺术和社会史,解读一代代中国古人在绘画中编织的思想与梦想。既是艺术作品的赏析品味,更是社会学及人文精神的阐述。

全书分为山水画和花鸟画两卷。卷一山水画梳理了对山水画的确立、发展产生影响的社会背景,比如科举制度的发展、士大夫阶层的出现、文人文化的普及;例举自五代以来到宋、元、明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绘画作品,详述了山水画中的旅人、渔夫、奇石与庭院等意象背后蕴含的文人阶层的隐逸理想;重点解读文人山水画这一派系,论述其创作背景、传播与发展以及中心主题的变迁,从北宋的实景山水画慢慢过渡到元明的山居图、别业图、行旅图、仙山图等的过程。

卷二花鸟画结合大量作品展示,概括从古至宋的花鸟画的发展过程,重点详述藻鱼图、莲池水禽图、草虫图等典型主题的绘画内容,解析画中常见的意象如鱼、莲花、鸳鸯、白鹭、葡萄、竹雀等,表明花鸟画相比山水画承载文人知识分子的精神寄托之外,更多包含了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对幸福的天真追求。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卷一 山水画
  • 第一章 中国绘画的长篇序章
  • 一 超越近代
  • 二 山水与花鸟
  • 三 科举与水墨山水画
  • 四 从士大夫艺术到市民文化
  • 第二章 山水画的含义
  • 一 初期水墨山水画及其主题
  • 二 北宋山水画
  • 三 渔夫的含义和渔父的传统
  • 第三章 文人山水画及其传播
  • 一 宋代文人山水画的开端
  • 二 文人的交流与实景山水
  • 三 南宋以后的山水画与主题
  • 四 文人山水画的发展与主题
  • 卷二 花鸟画
  • 第一章 花鸟画及其含义
  • 一 花鸟画的含义
  • 二 花鸟画前传
  • 三 花鸟画的确立:自唐至宋
  • 第二章 花鸟画的主题
  • 一 藻鱼图
  • 二 莲池水禽图
  • 三 草虫图
  • 第三章 文人绘画与吉祥绘画的主题
  • 一 其他图案的意义
  • 二 结语
  • 后记
  • 文库版后记
  • 插图一览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优秀的国画门外汉入门读物

    本书旨在帮助日本当代年轻人了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选取了 “雅”(山水画)与 “俗”(花鸟画)两个主题展开,重点在于考辨绘画主题的来源。其中,花鸟画一章尤为精彩,作者对《诗经》的运用非常娴熟。他提到中国人 “对事物包含的意义十分敏感”,这一观察颇为精到。尽管现代人可能已脱离此传统或不自知,但这种从日常事物中寻找意义支撑的方式,或许正是中国人信仰的基础之一。源自《诗经》时代的象征物(如端午节的鲤鱼旗),在日本也得到了长期保留。本书与孙作云的民俗研究结合阅读效果更佳。对中国画门外汉而言,这是一本优秀的入门读物。即使读过一些绘画史却毫无印象的人(如我),也能通过本书建立起基本常识。它清晰地梳理了中国画的演变:唐以前以人物画为主,宋代则山水画勃兴;南宋至晚明,随着市民社会兴起,富裕市民购画形成市场。书中还解释了重要的文化背景:古代文人认为书法高于绘画,文人画的技法实源于书法;文人画(体现文人趣味,常显粗放而非写意)与专业画(追求工细)的区别显著。作为一本日本人写给日本读者的普及读物,它解释了很多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即使是对传统文化不甚了解的中国人,阅读此书也很有助益。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很重要,这本书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懂中国画的日本人

      这本书真得惊艳到我了 ^O^ 作者是日本美术史家宫崎法子。他通过中国画来解读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尤其是中国自宋代以来的雅俗文化里所透露出的士大夫阶层的不得已。这种不得已,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与市民相区分的身份属性,而在文化和生活中处处追寻雅趣。作者表现出的是对中国画的文化理解而不是文化责备,比如从西洋画的角度看作画就是作画,为啥要整首诗附在旁边之类的。作者说,中国画有自己的发展轨迹,不应当用用其他文化的标准做不公允的评判。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