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入研究国外社会思潮最新动向和演化轨迹。

内容简介

当今,人们为无处不在的图像(影像)所包围。在生活世界日益图像化背景下,国外社会思潮传播呈现出由“文本主导”转向“图像主导”的强劲态势。图像(影像)以磁铁般的吸引力及潜在的价值引导和思想操控,持续地塑造着受众的认知、思想和情感,挑战并入侵其他民族国家的思想文化空间,导致国际传播领域的话语权争夺愈演愈烈。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图像激荡下的国外社会思潮传播新动向
  • 一、读图时代的来临及其视觉化冲击
  • 二、国外社会思潮视觉化传播的挑战与对策
  • 三、关于国外社会思潮视觉化传播的研究现状
  • 四、本书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读图时代与视觉化转向的相关理论阐释
  • 一、图像的内涵、类型与功能
  • 二、读图时代的缘起与动因
  • 三、传播媒介与知识视觉化转向
  • 第二章 传播学视域下的国外社会思潮辨析
  • 一、信息传播的结构、要素与功能
  • 二、当代国外社会思潮的主要类型
  • 三、当代国外社会思潮的传播学考察
  • 第三章 从文本叙事到图像叙事:国外社会思潮传播新动向
  • 一、文本叙事及其传播学特质
  • 二、图像叙事及其传播学特质
  • 三、新动向:由“文本叙事主导”转向“图像叙事主导”
  • 第四章 图像叙事与国外社会思潮传播的运作机制和过程
  • 一、心理:潜在操控情感投向
  • 二、观念:诱导受众观念内化
  • 三、行为:赢得特殊传播效果
  • 四、受众:塑造高度凝聚群体
  • 第五章 读图时代国外社会思潮视觉化传播的严峻挑战
  • 一、表层:引发价值选择的困惑
  • 二、中层:阻碍正确价值观的涵育
  • 三、深层:实现思想操控的企图
  • 四、终极:培植代理人和传播者
  • 第六章 应对国外社会思潮视觉化传播的基本策略
  • 一、坚定文化自信,澄清价值困惑
  • 二、发挥图像优势,提升传播效果
  • 三、精选视觉符号,引领思潮变迁
  • 四、讲好中国故事,建构国家形象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