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马伯庸2022年全新长篇历史小说《大医·破晓篇》续篇。

内容简介

自强不屈,力从地起,这是医者寻觅救国之法的渐悟心路。

大医若史,以救人之仁术,见证大时代的百年波澜。

进入民国之后,大时代的浪潮非但未曾平伏,反而日渐波涛汹涌。二次革命、五省大旱、关东大地震、淞沪会战,一次又一次把方三响、孙希和姚英子等红会医生抛至风口浪尖,磨砺其技术,锤炼其心志。随着抗战爆发,中国陷入至暗时刻,三个人原本迷茫的前路,在痛苦与抗争中陡然变得清晰起来。如何真正拯救四万万同胞的生命?这无数医者为之寻觅多年的答案,即将喷薄而出。

“扫却当途荆棘刺,三人约议再和同。”三人坎坷而光荣的一生,终将迎来一轮红日,照耀在中华大地每一个人的身上。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上册
  • 第一章 一九一三年七月(一)
  • 第二章 一九一三年七月(二)
  • 第三章 一九二〇年六月
  • 第四章 一九二〇年七月
  • 第五章 一九二三年九月(一)
  • 第六章 一九二三年九月(二)
  • 第七章 一九二八年十一月
  • 下册
  • 第八章 一九三二年一月
  • 第九章 一九三八年七月
  • 第十章 一九三九年三月
  • 第十一章 一九四〇年六月
  • 第十二章 一九四二年三月
  • 第十三章 一九四六年六月
  • 第十四章 一九四九年五月
  • 尾声 一九五〇年八月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9
86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医之无疆 国难而迎艰

    《大医》是马伯庸 2022 年发表的长篇历史小说,分为《大医・破晓篇》和《大医・日出篇》两部。该小说以清末民初为背景,讲述了三个出身不同的年轻人,方三响、孙希和姚英子,如何在中国红十字会医院成为中国第一代公共慈善医生,并见证了那个动荡时代的历史变迁和人间苦难,在国难当头迎难而上高洁傲岸的大医形象。该小说有三大看点:一、历史与医学的完美结合马伯庸作为一位擅长历史小说的作家,这次选择了一个不太常见的题材 —— 医学。他在创作过程中做了大量的考据工作,收集了那个时代的医疗信息,从中西医的理论和实践,到各种疾病和疫情的防治,再到各种医疗器械和药物的发明和使用,以及人物原型的考究,都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医学领域史料的深入了解和尊重。同时,他也没有忽视历史的重要性,将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与真实的历史背景紧密联系起来,从上海鼠疫、皖北水灾、武昌起义、关东大地震、淞沪会战到抗日战争,每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成为了小说中医生们救死扶伤、挑战自我、成长进步的契机。书中有一段资深记者农跃麟和方三响的对话,“我当初劝你们,即使你不关心时局,时局也会来关心你,怎么样?我可是一点也没讲错吧?今日你我竟成了同志。” 方三响也笑起来:“那时我以为你的意思是,时局无论如何都躲不过。经历多年之后我才明白,所谓时局,恰是由千千万万个关心、千千万万个疑惑所铸成的。唯有主动提出疑问,风云才会变化,天地才会翻覆。正如每一个细胞都参与反应,人体方可驱除疾病。农先生那时就看透的道理,我到老了才明白。” 这样的结合既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和感染力,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洞察力和思考力。二、人物与情感的丰富多样《大医》中的人物形象都非常鲜活立体,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经历和命运。方三响是一个东北少年,从日俄战争中逃生后来到上海,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在红会医院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他性格沉稳、执著,为报杀父之仇,可二十年如一日,千里追寻至日本,在关键时刻每每表现出无畏和坚毅。孙希是一个被外交官收养,在欧美游历长大的孤儿,在伦敦公使馆里当助理时学会了西医,在回国后加入了红会医院,他醉心钻研手术,能同时在两台大手术前实施抢救,连当时的日本著名教授都为之动容的杰出医生。虽在面对爱情时显得迟疑和困惑,但在民族大义和责任担当面前却毫不退缩。姚英子是一个上海少女,出生于巨富之家,却不甘心安享富贵,而是选择了走上医学之路,在红会医院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妇产科医生。她性格独立自强,顶住了世俗的眼光,追随恩师张竹君献身医学,终生不婚。“天涯共此时” 的三人在医院中相识相知,从最初的陌生和冲突,到逐渐产生的友谊和爱情,再到后来的生离和死别,经历了无数的欢乐悲伤、生死与共,成为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除了这三个主角之外,小说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人物,如农跃鳞、张竹君、颜福庆、深墩和等等,他们都有着各自的故事和情感,与主角们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三、主题与价值的深刻表达《大医》是一部以医学为主题的小说,但它不仅仅是讲述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更是探讨了医者的品德和责任。小说中的医生们不仅要面对各种疾病和疫情,还要面对战争和灾难,他们不仅要治病救人,还要救国救民。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 “大医”,即 “大医若史,以济世之仁心,见证大时代的百年波澜”。小说中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人民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如民族危亡、社会动荡、思想冲突等等,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智慧。小说不仅是对历史的再现,也是对现实的启示。它告诉我们,在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有那样一批 “大医”,用他们的仁心仁术为苍生造福,用他们的信念信仰为国家奉献。正如姚英子得知自己患了胃癌时,抱着澄清自身的汉奸罪名并与真汉奸以炸弹自杀时公开发言 “我这一路走过来,幸亏多得贵人扶持。沈敦和会长、颜福庆院长、张竹君校长、峨利生教授、柯师太福教授、王培元先生,还有许许多多良师益友…… 他们教会我的不仅是医术,还有医心与医德。何谓医心?悲天悯人之心。何谓医德?救死扶伤之德。身为医者,会自然生出一种社会责任、一种人道精神,这与利益无关,乃是这个身份与生俱来所赋予的天职。我致力慈善事业凡三十年,中间诸多磨难,千辛万苦,牺牲良多,远不及在自家花园里喝下午茶的名媛悠闲。但我从来没后悔过,因为我确实拯救了很多苦难中的同胞,这比任何褒奖都让我开心。”“其他如为了拯救同胞慷慨就义的项松茂,为华籍劳工奔走惨遭杀害的王希天,他们都以真身进入本书,书中事迹亦皆真实不虚。即使是一些小人物,也都各有根由际遇。比如书中一直四处奔走寻找王希天的王兆澄,也是史实人物,他归国之后,先后任职于多所高校,潜心从事农林教育与研究...... 一九四九年,他在衡阳为了掩护国立师范学院的师生,反抗国民党当局的南迁政策,惨遭枪杀而死。”“太多了,太多了,这些人物有的只在本书中惊鸿一现,有的在书中未曾提及,但每一个人的经历展开来,都是一本大书。区区八十万字,又怎么能把这么多大医写尽呢?” 作者饱含深情道。总之,《大医》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优秀历史小说,它以历史与医学为素材,以人物与情感为核心,以主题与价值为导向,展现了作者马伯庸在文学创作方面的高超水平和深厚功力。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無關醫療細節的大醫故事

      书中所涉医疗细节,反映的是近代医学在特定时期的手段与理念,受时代所限,存在一定谬误,并不代表正确的处理方式。望读者察知。本書的大小主角都令人印象深刻,流暢的故事線,常將讀書的我直接帶到現場,馬老師的功力深厚,期待下一部鉅作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个世界千疮百孔,但总有人愿意缝缝补补

        这个世界是由一群英雄的人民和自由无畏者、平凡大众构成的。小说从 1904 年写到 1950 年,清末到新中国,三个人因为一份电报开始萌发学医的念头,一生历尽磨难,携手前行,到最后看着上海滩的日落结局,诠释了什么是大医,什么是友情,什么是爱情,什么是选择。人生就是由无数选择构成的,问题带来选择,选择产生答案 —— 当千百个人问出同样的问题时,提问本身便构成了答案。这个世界时常千疮百孔,但当千百人共同向好,终究会编织出崭新的世界。每一个人的人生不会重样。就好像这外白渡桥,虽然日出和日落每天一样,朝霞和晚霞却日日不同,每天其实都是一幅新的景致。只要看到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日出日落就好,又何必强留住永恒呢?—————— 何为大医?“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 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88条书评

        出版方

        名田文化

        名田文化为知名作家马伯庸老师名下全资公司,全权代理马伯庸老师作品数字及有声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