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普利策奖提名作品,一部外交与战争交织的史诗。

内容简介

中东,当今世界的战略要地,也是纷争之地。战争、宗教冲突、恐怖主义、大国干预、族裔对抗……100年来在这片土地上轮番上演。而所有这些,都可以追溯到“一战”期间和战后,英国、法国和俄国等大国所做的一系列安排和决定。

“一战”爆发前,奥斯曼帝国,这个曾经兵锋直指维也纳的大帝国已经没落。它在欧洲的领土大多已经丧失,而名义上属于帝国的埃及也沦为了英国的附庸。野心勃勃的英国驻埃及总领事基钦纳伯爵已经着手在中东谋取更多利益。

战争爆发后,奥斯曼帝国加入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与英、法、俄等协约国作战。协约国并不把这个老气横秋的帝国放在眼里,以为能够很快战胜它。

纷争的种子已然埋下,列强声称可以给中东带来和平的解决方案,成了“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

目录

  • 版权信息
  • 题记
  • 致谢
  • 引言
  • 第一部分 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 1 老欧洲的最后岁月
  • 2 亚洲“大博弈”的遗产
  • 3 战前的中东
  • 4 青年土耳其人急于寻找盟友
  • 5 战争前夕的温斯顿·丘吉尔
  • 6 丘吉尔扣押土耳其军舰
  • 7 高门阴谋
  • 第二部分 喀土穆的基钦纳伯爵筹划未来
  • 8 基钦纳接过指挥棒
  • 9 基钦纳的助手们
  • 10 基钦纳意欲控制伊斯兰教
  • 11 印度的不满
  • 12 左右为难
  • 第三部分 英国陷入中东泥潭
  • 13 土耳其指挥官险些输掉战争
  • 14 基钦纳允许英国进攻土耳其
  • 15 在达达尼尔向着胜利迈进
  • 16 俄国索要土耳其
  • 17 英国制定其在中东的目标
  • 18 在命运的最狭处
  • 19 战士
  • 20 政客
  • 21 熄灭的光
  • 22 创立阿拉伯局
  • 23 向阿拉伯人承诺
  • 24 向欧洲盟友承诺
  • 25 土耳其人在底格里斯河的胜利
  • 第四部分 颠覆
  • 26 敌后
  • 27 基钦纳的最后使命
  • 28 侯赛因起义
  • 第五部分 协约国跌落至命运谷底
  • 29 协约国政府垮台:英国与法国
  • 30 推翻沙皇
  • 第六部分 新世界与应许之地
  • 31 新世界
  • 32 劳合·乔治的犹太复国运动
  • 33 通向《贝尔福宣言》之路
  • 34 应许之地
  • 第七部分 入侵中东
  • 35 圣诞大礼——耶路撒冷
  • 36 通往大马士革之路
  • 37 争夺叙利亚之战
  • 第八部分 战后分赃
  • 38 分道扬镳
  • 39 在特洛伊的海岸旁
  • 第九部分 退潮
  • 40 嘀嗒作响的时钟
  • 41 背叛
  • 42 和平会议的虚幻世界
  • 第十部分 风暴来临
  • 43 麻烦初现:1919—1921年
  • 44 埃及:1918年和1919年之交的冬天
  • 45 阿富汗:1919年春
  • 46 阿拉伯半岛:1919年春
  • 47 土耳其:1920年1月
  • 48 叙利亚与黎巴嫩:1920年春夏
  • 49 巴勒斯坦东部(外约旦):1920年
  • 50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与犹太人:1920年
  • 51 美索不达米亚(伊拉克):1920年
  • 52 波斯(伊朗):1920年
  • 第十一部分 俄国重返中东
  • 53 揭去敌人的面纱
  • 54 在中东面对苏俄的挑战
  • 55 莫斯科的目标
  • 56 喋血布哈拉
  • 第十二部分 1922年中东解决方案
  • 57 温斯顿·丘吉尔接手
  • 58 丘吉尔与巴勒斯坦问题
  • 59 联盟分崩离析
  • 60 希腊悲剧
  • 61 中东问题解决方案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百年前的因,结出今天的果

    这部书比较详细的记述了 1912 年 - 1922 年 10 年间,伴随奥斯曼帝国的崩溃,大英帝国如何在中东埋下的祸患,造成中东连续百年的战乱至今。奥斯曼帝国实际上是千年前东方入侵的遗迹:从大约公元 1000 年开始,来自中亚或东北亚草原和沙漠的游牧民就一拨接着一拨地涌来,他们骑在马背上一路向西,征服沿途的土地和人民。其中包括成吉思汗和帖木儿建立的帝国,以及奥斯曼帝国 — 一个由皈依了伊斯兰教,讲着突厥语(土耳其语,哈萨克语,维吾尔语,乌兹别克斯坦语,阿塞拜疆语,土库曼语)的游牧民族建立的帝国。奥斯曼帝国并没有完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阶层就不是来自同一民族,尽管他们都讲土耳其语,但帝国的子民们来自不同族群,操着土耳其语、闪族语、库尔德语、斯拉夫语、亚美尼亚语、希腊语或其他语言,就是欧洲人统称的 “阿拉伯人”,也实际上是由埃及人、阿拉伯半岛上的居民、叙利亚人和伊拉克人这些不同的历史、民族背景的人组成,在城镇里,亚美尼亚人、希腊人、犹太人和其他族群都相互分开,生活在属于本民族的区域内部。宗教是相当程度的黏合剂,因为奥斯曼帝国大部分子民都是穆斯林,伊斯兰教中的多数派(逊尼派)将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视作哈里发。不过,伊斯兰教还有其他 71 个教派,尤其是信徒人数可观的什叶派(伊朗),都不认同苏丹的逊尼派信仰,也不承认他的哈里发地位。除此之外,还有 25% 的非穆斯林人群:希腊东正教徒、罗马天主教徒、亚美尼亚天主教徒、亚美尼亚格列高利教会信徒、犹太人、新教徒、马龙派基督徒、撒马利亚人、聂斯脱里派基督徒、叙利亚正教会信徒等等。这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帝国,就像是一块由多个无法相互融合的民族组成的镶嵌画。最重要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夜,奥斯曼帝国境内只有 5% 的税收是由政府征收的,其他 95% 的税收都是由各地独立的包税人收取的。这样的一个帝国,如同罗马和蒙元等游牧帝国,当中央的军队强大时,四处掠夺征讨,也维护着帝国的体面,如果军事势力衰退,帝国也终将崩溃。欧洲人花了 1500 年时间去解决后罗马时代的社会和政治认同危机:其中 1000 年用来确立民族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另外近 500 年的时间则用于决定哪些民族可以形成自己的国家。大英帝国面对新疆域,当然首先想的是变成殖民地如美洲和非洲,澳洲和印度,中国太庞大刚踹开大门,一战前想完全殖民不行,占领不成就肢解,让帝国四分五裂并争斗不断,如何分裂呢?对帝国内部:不断强调民众的差异性,从语言(方言)到习俗信仰,先支持阿拉伯人对奥斯曼帝国的反叛,以成立阿拉伯帝国为号召(除了巴勒斯坦是英法共管外),其余部分划分为阿拉伯,给反对派相当于今天 4 亿美元的援助,再引入犹太复国主义想控制土耳其,对外部有传统西方势力的瓜分争斗,从开始对抗俄国,等沙皇被推翻,年轻的苏维埃自顾不暇,转为对抗德国,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英法内部对势力范围的划分也是争斗不断。今天看中东和中欧的乱局都有当年的余波,再看从大英帝国到现在的美国,对跨民族和种族的统治都是建立在扶植代理人 + 强大军事实力 = 当地成为被吸血的殖民地。二战后的跨国资本公司同样通过金融进行吸血,从来不会考虑当地的人民生活提升(只有少数精英统治是代理人),如果当地不愿意被吸血(将命脉公司收回国有),那就煽动战乱,殖民地区域越碎片化越好。和中国的命运共同体,大一统完全是两种体系和思维。书写的很细碎,表面上就是一堆各种和平协议,理清脉络花不少时间,这本书看了一周。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地缘政治,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这个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两个国家的地缘政治复杂程度是不一样的,导致他们承受的外部压力是不一样的。中国在近代虽然也面临着列强的侵略,但主要的对手还是东边的日本,而且我们最终打败了日本。你会说,俄国威胁也很大,它侵略了中国很多领土。但比较奥斯曼帝国的话,你会发现俄国对奥斯曼帝国的威胁其实更大。因为俄国的关注重点在欧洲和近东,俄罗斯帝国甚至曾经兵临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城下。除了俄罗斯,奥斯曼帝国还面临着北方的奥地利,以及英国、法国在地中海方向的竞争。另外,由于奥斯曼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陆,地缘位置极为重要和敏感。欧洲一直都有一个肢解奥斯曼帝国的企图。奥斯曼帝国面临的外部威胁要远比近代中国更严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中东问题的源头

        本书从欧洲列强,主要是英帝国首相、内阁成员、殖民地官员及其他与中东问题关联人员的角度写作,道出他们在第一次大战前中后对奥斯曼帝国和帝国崩塌后中东世界的观点,政策及具体执行过程,如何塑造了现代中东,而且至今还在深深影响着不断发生冲突的中东世界。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