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1千字
字数
2021-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相较于唐代,宋代分韵诗有了新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分韵的方式,由参加者分赋孤立的韵字变为使用前人诗文佳句中的文字,而且一般不再限定使用的诗体和句数。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对宋代诗人使用诗文佳句分韵的全部文献加以考察,以确保使用文献的准确性;然后对从中提取的佳句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并且思考宋人选择这些诗句的复杂原因,包括文化传统、社会背景和现场因素;最后进一步考察了宋代分韵诗的巨大影响,即不仅直接带动了元明清三代分韵诗的发展,而且启发了分韵词和个人拟写的分韵组诗的出现和发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第一章 “宋型分韵方式”的确立
- 第一节 “唐型分韵方式”在宋前的发展
- 一 分韵创作最早出现于唐前
- 二 “唐型分韵方式”在唐代的发展
- 三 唐代分韵诗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宋人对分韵方式的探讨与“宋型分韵方式”的确立
- 一 每人分赋一个孤立的韵字
- 二 参与者根据自己的姓名确定韵字
- 三 与分题结合而每人分赋一个孤立的韵字
- 四 每人分赋一个佳句,依次以各字为韵
- 五 使用专有名词分韵
- 六 根据现场撰写的语句进行分韵
- 七 选择一句或者连续的句子分韵,每人分赋其中一字或多字
- 第三节 “宋型分韵方式”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
- 一 前代分韵和分题方式的发展和演变
- 二 科举考试诗赋的启发
- 三 “以故为新”与文化自信
- 第二章 宋代分韵诗创作考
- 第一节 北宋分韵诗创作考
- 第二节 南宋分韵诗创作考
- 附录 作品见于《全宋诗》的元代分韵诗创作考
- 第三章 诗文佳句的分布倾向
- 第一节 偏重集部和一流作家
- 一 在四部中偏重集部,在经部中偏重《诗经》
- 二 在集部中偏重一流作家
- 三 偏重集部、偏重一流作家与宋诗发展
- 第二节 最重诗句
- 一 大多数佳句出自诗歌
- 二 出自其他文体的佳句很少
- 三 偏重诗句与宋人之文体意识
- 第三节 重古而不轻今
- 一 唐前佳句
- 二 唐代佳句
- 三 宋代佳句
- 四 重古而不轻今背后之文化原因
- 第四章 影响佳句选择的现实要素
- 第一节 集会要素
- 一 揭示集会的主题
- 二 突出特定人物的身份
- 三 显示特定的时间
- 四 切合特定地域
- 第二节 现场气氛
- 一 渲染集会的欢乐
- 二 赞美宾主
- 三 祝福远行者
- 四 表达悲伤之情
- 第三节 现场环境
- 一 着力勾画自然风景
- 二 描写人工色彩浓重的环境
- 三 吟咏花木
- 第四节 集会人数
- 一 佳句的字数同于赋诗的人数
- 二 人分一字的调节机制
- 三 人分多字的几种情况
- 第五章 宋代分韵诗发展的阶段性
- 第一节 欧阳修开创了分韵诗的新面貌
- 一 欧阳修送别裴煜时拉开了宋代分韵诗的大幕
- 二 韩维、司马光等人接受了新的分韵方式
- 三 曾巩等人送别韩缜时的分韵创作
- 第二节 苏轼推动了新型分韵诗的发展
- 一 苏轼多次组织和参与分韵诗创作
- 二 “苏门”诗人成为分韵诗创作的主力
- 三 “江西诗派”积极组织和参与分韵创作
- 第三节 理学家对分韵诗的改造
- 一 朱熹是宋代创作分韵诗最多的诗人
- 二 魏了翁分韵诗中理学意味增强
- 第六章 宋代分韵组诗的新特征
- 第一节 组诗的完整性进一步加强
- 第二节 以古体诗为主
- 第三节 篇幅更加长短自由
- 第七章 宋代分韵诗的横向影响
- 第一节 个人分韵组诗
- 一 个人分韵组诗的发展状况
- 二 个人分韵组诗的主要特征
- 三 个人分韵组诗与宋代分韵诗之关系
- 第二节 分韵词
- 一 分韵词在宋代的出现和发展
- 二 吴文英的分韵词
- 三 分韵词的创作方式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