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翻开这本书,让我们暂时停下来,摸一会鱼。 这不是逃避,而是更好地审视。

内容简介

在崇尚工作、谴责怠惰的大环境下,拼命工作的人却并不健康快乐,在追求优质生活品质的同时,失去了生活。

我们可以停下来吗?我们文化中“非做不可”的精神被根植于大部分人体内,以至于我们不能让自己听到,甚至很难去想象一个叫停的声音。

我们要停下来了。在度过漫长的一天,经历过工作的高压熔炉,我们都听到了一个低沉的声音:“我太累了,能歇歇吗?”

伦敦大学教授、精神分析学家乔希·科恩在本书中和我们探讨了“什么都不做”的矛盾与乐趣,他发现当生活陷入僵局,“无所事事”竟成了一种自我成就的有效方式。而这样的方式,也贯穿了安迪·沃霍尔、奥逊·威尔斯、艾米莉·狄金森、大卫·华莱士等文学艺术家们“不工作”的一生。

作者将惰性分为四个类型:疲惫、懒惰、白日做梦、游手好闲。通过个人经历和他咨询室里的故事,带我们一探看似不合常理的处世法则下,蕴含的无限可能。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第一部分 重力
  • 第一章 倦怠者
  • 第二章 懒虫
  • 第二部分 反重力
  • 第三章 白日梦想家
  • 第四章 游手好闲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授权许可
  • 索引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7
1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打工人之书

    这本《什么都想做,什么都不想做》,可以说是打工人之书。如果累了,想要让自己 “躺” 一下下,但从小到大,被教育的总要做点什么的心理,让自己躺不下去很焦虑,那可以读读这本小书,来一场给打工人的心理按摩。毕竟,大作家毛姆这么说” 我只想游手好闲 “;卡夫卡(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这么说:“我最擅长的事,就是一蹶不振,我最大的能耐就是躺着不动”;短篇小说的巨匠契科夫说 “我没有钱用,但又懒得去挣钱”;小说界 “简约主义” 的大师雷蒙德卡佛说:“我从没喜欢过工作,我的目标永远是得过且过”...... 这本书没有鸡汤,没有说教,只是让我们 (我们都是打工人) 一起,从疲惫,懒散,无聊,困顿中找到出口。无论你是所谓的倦怠者,终日忙碌,却不知所为,还是懒散疲惫的懒虫,还是拒绝面对现实的白日梦想家,或者所谓的不务正业,在现代社会中,这些都是每个人的正常状态,或者说正常需求。从工作,电视,刷新,规则,“不得不” 中慢下来,停下来,毫无目的,让内心真正的自己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也许才是生活的真正真谛,哪怕只有一会儿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此时此刻,与其说你沉浸在风景之中,不如说是沉浸于自己的思绪。观看的对象相比观看这一行为本身,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真正的慢,会把我们从日常观看世界的方式中抽离出来,不再将世界视为一系列互不相关的事物总和。它使我们回忆起自己呱呱坠地之时所见到的世界 —— 一股没有分化的感官巨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停下来做什么?尽管社会推崇高效和奉献,但对人们来说,“停” 或许是目的本身,也是确保工作长期高效运转的一种方式,即使是努力工作的人,知道自己该稍微停下来时,会立刻拥有不同的感受。许多人被 “量化成就” 的焦虑绑架,都太容易因为不得不停下来而感到尴尬,在 “强迫自身做太多事情” 和 “希望什么都不做” 之间徘徊,人们的困境在于,所关心的、想要的、喜欢的东西是如此多样甚至互相冲突,失去掌控感任由自己被社会挤压进 “安全处境” 之中。社会强调我们必须认真工作,懒惰的 “唯一解药” 是毫无功利性的行动,盲目地跟随群体,不停歇地投入工作,让自己陷入过度劳累的循环,大多数人真正渴望的自由,是摆脱责任和义务什么也不做的自由。这像是一场幻想,当自己的时间不属于自己时,我们就想将它夺过来;但是一旦夺回了时间,我们又想把它交给另外一个人,无论是做什么,任由各种信息泛滥的充实自己。所以不够自知且自治的人最后注定要在下定决心却不行动的轮回中循环往复,在这种对待已知事物的行动中,可以发现想要抑制创造力,没有什么比过分努力更有效,想要发展创造力,没有什么比自己掌控时间的权力更重要。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