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主要研究30年前主张并推动两德统一的政治力量,如何在两德统一的外部进程中折冲樽俎,最终使受到国际法承认的两个主权德国实现和平统一这一罕见历史现象的博弈过程。

内容简介

自民族国家出现以来,外交作为一种“治国之术”得到不断发展。数百年来,运用这种说服、妥协或强制力的艺术为国家获取利益、机遇和荣耀的事例不胜枚举,而由于外交策略失败丧失国家利益、发展机遇与民族尊严的例子亦俯拾皆是。

东西德国的分裂缘起于二战后的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因此两德的统一必然会牵涉国际格局的变动、国家间盟约的废立,以及东西方边界的改动,而这些变化又必须通过外交活动来交涉与安排。

事实上,围绕东西德分裂与统一的外交博弈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各方使用的手法包括:立场的直接对抗、审时度势的目标设定和对历史机遇的敏锐认知及把握。

在这些博弈中不乏武力威慑与军备竞赛,也不乏制度竞争和意识形态鼓动,还有不可或缺的经济财政援助,以及不引人注目的社会渗透和引人注目的外交综合压力。

在两德统一的最后冲剌阶段,可以清晰地看到分外活跃的外交谈判在多个层次同时进行。其间,美国的咄咄逼人、英国的煞费苦心、法国的深谋远虑、欧共体的张网以待、西德的张弛有度,与苏联的节节让步和东德的溃不成军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关于德国统一的外交博弈
  • 一 德国统一的外交难题
  • 二 两个德国与德国统一
  • 三 围绕德国统一的欧洲外交场
  • 四 美苏争霸与德国统一
  • (一)从势力分割到制度竞争
  • (二)霸权体系下的战略比拼
  • (三)谁将塑造欧洲的未来?
  • (四)“2+4”的国际谈判
  • 五 一些值得讨论的重要议题
  • 第一章 联邦德国在德国统一进程中的外交
  • 一 二战后联邦德国的“德国政策”
  • 二 在东欧剧变中极力掀起波澜
  • 三 公开展现统一意愿的纲领性文件
  • 四 寻求盟国的支持或中立
  • 五 迈向德国统一的“大步子政策”
  • 六 扫清最后的统一障碍
  • 七 结语
  • 第二章 民主德国在德国统一问题上的政策变化
  • 一 从“追求德国统一”到“谋求民族分离”
  • 二 在改革和德国统一问题上与苏联产生分歧和矛盾
  • (一)抑制来自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 (二)在德国问题上与苏联的矛盾
  • 三 东欧剧变与民主德国对德国统一的立场变化
  • (一)东欧剧变与民主德国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 (二)柏林墙倒塌后民主德国对德国统一的立场变化
  • 四 小结
  • 第三章 撒切尔夫人与德国统一
  • 一 德国统一前的英德关系及英国首相对欧洲的看法
  • 二 支持两德自决政策的出台
  • 三 英国首相反对德国统一及使其进程减速的外交努力
  • (一)撒切尔夫人展开多线外交,寻找阻止德国统一的国际机制
  • (二)英美在德国问题上态度并不一致
  • (三)科尔提出《十点纲领》,英首相拒纳下属忠言
  • (四)撒切尔夫人在三大峰会期间反对德国统一
  • (五)四强会议未能成为阻止统一的机制
  • (六)英外交部提出为统一设多个过渡期
  • (七)撒切尔夫人借媒体公开反对德国统一
  • (八)美、德、法加紧协调使英国更加孤立
  • (九)苏联原则上同意德国统一
  • 四 “2+4”框架的形成
  • (一)英美就德国统一相关安全安排和谈判框架加强协商
  • (二)关于德国统一的进度之争
  • (三)西德无意让四强介入两德内部统一进程
  • (四)关于德国统一的“2+4”框架
  • 五 英国首相被迫接受德国统一
  • (一)英方在四大领域持续施压
  • (二)赫德谋划英国对德国统一的新外交路线
  • (三)撒切尔夫人的转变
  • 六 结论
  • 第四章 法国对德国统一的外交
  • 一 二战后法国的“德国政策”
  • 二 法国在德国统一问题上的真实态度及外交活动
  • (一)密特朗从未公开反对德国统一,但关键时刻保持了沉默
  • (二)密特朗在统一前夕坚持访问东德
  • (三)借助其他大国阻止或暂缓德国统一?
  • (四)密特朗的个人经历对法国态度的影响
  • (五)转变态度,走向有条件支持
  • 三 把德国拴在欧洲一体化的“列车”上
  • (一)统一必须在欧洲一体化的轨道上进行
  • (二)关于经货联盟和政治联盟的讨价还价
  • 四 统一的第二个先决条件——波德边界问题
  • 五 新欧洲秩序的法美之争——欧洲主义vs大西洋主义
  • 六 结语
  • 第五章 欧共体与德国统一进程
  • 一 20世纪80年代末欧洲一体化的状况
  • 二 德洛尔对德国统一的立场及发挥的作用
  • (一)德洛尔其人
  • (二)德洛尔对德国统一的立场
  • (三)德洛尔的外交斡旋
  • 三 欧共体机构为德国统一所做的准备
  • 四 结语
  • 第六章 美国在德国统一进程中的“超越遏制”战略
  • 一 战后美国的德国政策演变
  • (一)战后美国的德国政策及欧洲冷战格局的形成
  • (二)东西方围绕德国问题的斗争及缓和形势的多次反复
  • 二 布什政府对苏“超越遏制”战略及其对未来欧洲的构想
  • (一)布什政府上台之初面对苏联裁军攻势迟疑不决
  • (二)东欧政治转变促使美国提出对苏新战略和对未来欧洲的构想
  • 三 布什提出重大裁军建议并提升西德在北约内的地位
  • (三)西德影响北约军事战略的决心和意志增强
  • (二)布什政府面对苏联裁军攻势压力,谋划推出应对方案
  • (三)布什提升西德地位,使其先行在西方内部实现完全主权
  • (四)美方对西德的迁就为两国在德国统一进程中的合作奠定基础
  • 四 美国以多进程相配合促使苏联接受两德按西方方案统一
  • (一)美国压制苏联等国对德国统一的反对和阻挠
  • (三)美国主导了对德国统一谈判框架的设计
  • (三)美国借德国统一之机重组欧洲安全架构
  • 五 美国在德国统一进程中的外交谋略特点及其战略收益
  • 六 结论
  • 第七章 苏联在德国统一进程中的外交
  • 一 从防御到对抗:苏联1945~1985年的对德外交政策
  • 二 戈尔巴乔夫外交政策调整下的对德外交政策
  • (一)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框架内的苏联外交政策调整
  • (二)“欧洲共同家园”的重新阐释
  • (三)“西德”与“东德”:苏联的两线外交
  • (四)柏林墙倒塌之初:苏联依然反对德国统一
  • 三 戈尔巴乔夫对德国统一问题的步步退让
  • (一)苏联接受德国统一的可能性
  • (二)苏联为德国统一打开绿灯
  • (三)苏联提出把德国统一进程纳入“全欧大厦”之中
  • (四)允许统一后的德国加入北约
  • 四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 《联邦德国基本法》第23条
  • 附录二 《克服德国和欧洲分裂的“十点纲领”》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翻译文献:
  • 中文论文:
  • 外文参考文献:
  • 档案文献:
  • 索引
  • 一、人名
  • 二、事件
  • 三、会议
  • 四、条约、协定、文献
  • 五、党派
  • 六、机构/机制
  • 七、概念
  • 八、地名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