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对德国物法的系统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德国物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为主题,探讨有体物概念对物法体系的意义,物法具体制度与物债二分体系的关系,以及物法体系的发展问题。

全书共分为九章,内容涉及法典与判例的关系、盖尤斯物法体系的解读、潘德克吞物法体系的形成、物的概念及物的重要成分规则、占有及有权占有理论、不动产占有与登记的关系、有权占有与债权物权化、物权行为理论及灵活化、一物二卖中在先买受人地位、客体归属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以及权利客体化、物法与知识产权关系,新型无体财产归属等内容。

基于对德国物法体系的思考,本书提出开放的物法体系并重塑其具体的制度构成。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关于“物法”的说明
  • 引言
  • 第一章 成文法与判例法相互作用下的法典体系
  • 第一节 历史法学派与罗马法的体系化
  • 第二节 德国民法典的发展与判例拘束力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有体物概念与德国物法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盖尤斯《法学阶梯》中的物法体系
  • 第二节 潘德克吞法学与物法的独立体系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体物概念的体系功能及教义学发展
  • 第一节 有体物的概念与德国物法的独立性
  • 第二节 有体物概念的教义学规则及法律发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体物占有保护与物的法律归属
  • 第一节 占有与物的法律归属
  • 第二节 无权占有保护与权利保护的优先性
  • 第三节 有权占有保护与“债权物权化”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一买受人与物的法律归属
  • 第一节 “向物权(ius ad rem)”与第一买受人法律地位
  • 第二节 “一物二卖”与第一买受人保护
  • 第三节 不动产占有、不动产登记簿与交易安全保护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物的归属的绝对性与相对归属
  • 第一节 物的绝对归属与相对归属
  • 第二节 裁判理由与相对归属规则
  • 第七章 物权行为理论与客体的归属
  • 第一节 物权行为理论的归属意义
  • 第二节 物权变动中的意思自治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无体物与物法体系的扩展
  • 第一节 权利客体化与物法体系扩展
  • 第二节 非权利类无体物与物法上的绝对归属
  • 第九章 新型无体财产的绝对归属
  • 第一节 物权客体三分法及新型无体财产的体系定位
  • 第二节 新型无体财产及其归属规则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