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用户推荐指数
                        AI 导读
                       类型
                        6.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83千字
                       字数
                        2023-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框架性思考指引未来教育方向,以减法思维践行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内容简介
早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前,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就在思考为天下父母写一本书,缓解他们的教育焦虑,从需求端给孩子减负,让孩子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021年夏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把“双减”旗帜鲜明地写到了文件的标题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朱永新教授将他对减法教育的思考写出来、分享出来,与天下父母乃至于教育职业共同体成员分享、讨论、理解减法教育的意义,缓解教育焦虑,也能够让大家站在更高的立场上理解“双减”,理解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本书是研讨“双减”背景之下家庭、学校、社会为何减、怎么减的系列思考,共分为三辑十一章。
第一辑主要是从认识论的角度,与父母谈减法教育,减法教育的前提是幸福生活,要把教育的减法与生命的意义结合起来思考。
第二辑主要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谈减法教育的落地,谈学制的减法、内容的减法、文凭的减法、观念的减法。
第三辑主要是从主体论的角度,谈父母的减法、学校的减法、社会的减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章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讨论教育的减法?
 - 1 请把教育的减法与生命的意义联系在一起
 - 2 我们对子女的期待不应该是群体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 3 把对孩子的期待当作事实,会让教育苦大仇深
 - 4 我们的教育生活不幸福,是因为我们的加法太多
 - 5 中国哲学经常强调减法思维
 - 第二章 人生的减法:如何防止越活越累?
 - 1 我们为什么越活越累?
 - 2 孩子为什么越学越累?
 - 3 幸福人生需要做减法
 - 4 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 5 教育的减法,贵在坚持
 - 6 减法的教育,需要学习
 - 第三章 陶行知的减法:“六大解放”
 - 1 如果陶行知还健在,怎么谈“双减”?
 - 2 解放小孩子的眼睛,把大自然、大社会还给孩子
 - 3 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聆听窗外声音
 - 4 解放小孩子的双手,把课后三点半还给孩子
 - 5 解放小孩子的嘴,鼓励孩子提问
 - 6 解放小孩子的空间,天高任鸟飞
 - 7 解放小孩子的时间,杯空方能盛水
 - 8 “六大解放”,堪称今天的“双减”宣言
 - 第四章 减法教育的目标: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1 为了生命的长宽高
 - 2 为了思维的洞见力
 - 3 为了心灵的创造性
 - 4 为了个性的张扬
 - 5 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 第五章 学制的减法:中小学改成10年又如何?
 - 1 现代中小学“六三三”学制是怎么形成的?
 - 2 对学制太长的诸多质疑
 - 3 为什么需要做学制的减法?
 - 4 学制的减法如何做?
 - 5 学制的减法有没有可能?
 - 第六章 内容的减法:这是人工智能时代
 - 1 中美两位教授的故事
 - 2 给课程减肥
 - 3 千百年来学习内容的变化
 - 4 人工智能时代,内容的减法是时代的需要
 - 5 更少,但更好
 - 第七章 文凭的减法:从文凭社会走向能力社会
 - 1 学历、学位与文凭
 - 2 学历社会与文凭主义
 - 3 如何做学历与文凭的减法?
 - 4 取消公务员考试的学历门槛
 - 第八章 观念的减法:教育的减法是否会降低国家竞争力?
 - 1 中国现代的减法教育观念
 - 2 教育的减法不会妨碍义务教育制度的落实
 - 3 教育的减法不会降低国家的人力资源竞争力
 - 4 50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观念的变化
 - 第九章 父母的减法: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 1 减少对教育的焦虑,拥有一颗平常心
 - 2 减少对孩子的压力,让孩子阳光灿烂
 - 3 减少对孩子的帮助,让孩子自立自强
 - 4 减少对孩子的干涉,让孩子自由成长
 - 5 减少对孩子的批评,让孩子拥有尊严
 - 第十章 学校的减法:课前与课后的关系
 - 1 “双减”真正落地无疑第一责任人是学校
 - 2 “双减”不是校外培训机构“单减”,学校内部的课业负担也要减
 - 3 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 4 课前与课后的关系
 - 第十一章 社会的减法:协同育人,功能不减
 - 1 社会教育究竟是什么?
 - 2 我们的社会教育出现了什么偏差?
 - 3 把学生的课余时间从社会培训机构中抽出来
 - 4 减少校外培训并不意味着社会在协同育人方面的功能减弱
 - 5 把会议、文件和检查减下来
 - 参考文献
 - 一、图书部分(按姓氏拼音排序)
 - 二、文章部分(按姓氏拼音排序)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