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理论研究与现象研究相结合,探讨汉字职能和实际使用情况。

内容简介

《汉语字词关系与汉字职用学》收录了关于汉字职用研究的前沿成果,全书分理论研究和现象研究两部分,共收文26篇。从理论和现象两个方面阐发汉字的职能和实际使用情况,包括个体字符的职能变化、个体语符的用字变化、类别材料的用字现象、不同类别用字现象的比较、不同时代的用字习惯与特点、汉字的超语符职用、字词关系和字际关系的描写、汉字职用变化的原因等,并对日常生活中习焉不察的语言文字现象进行了准确描述与合理解释,反映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和学科脉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上编 汉字职用理论研究
  • 汉字语用学论纲
  • 一、建立汉字语用学的学理依据
  • 二、汉字语用学的学科定义
  • 三、汉字语用学的主要内容
  • “汉字学三平面理论”申论
  • 一、“汉字三要素说”的理论缺陷
  • 二、“汉字三维属性”与“汉字学三个平面”
  • 三、“汉字职用学”是“三个平面”的重点
  • 四、“汉字学三平面理论”的意义和价值
  • 论汉字职用的考察与描写
  • 一、汉字职用的考察材料
  • 二、汉字职用描写的用语
  • 三、汉字职用的考察视角与基本内容
  • 论汉字的记录职能
  • 一、本用
  • 二、兼用
  • 三、借用
  • 论汉字职能的变化
  • 一、职能的扩展
  • 二、职能的简缩
  • 三、职能的转移
  • 论汉字的字际关系
  • 从出土文献资料看汉语字词关系的复杂性
  • 一、从“多字多词”到“一字多词”
  • 二、从“一字多词”到“一字一词”
  • 三、从“多字一词”到“一字一词”
  • 论出土文本字词关系的考证与表述
  • 汉语字词关系研究之检讨
  • 一、“形、音、义”三分不同于字词对应
  • 二、“词”的意念与字词关系的表述
  • 三、字词关系的类别意识
  • 四、“字词关系”研究的理论局限
  • 结语
  • 从楚系简帛看字词关系变化中的代偿现象
  • 论汉语用字演变过程中新用字符的来源
  • 一、传承旧字构形
  • 二、借用他词本字
  • 三、重造全新本字
  • 结语
  • 论汉文佛经用字研究的意义
  • 一、有助于扩充用字研究的材料
  • 二、有助于把握佛经词语书写形式的特性
  • 三、有助于考释佛经词语的含义
  • 四、有助于考辨词语的来源与产生时代
  • 五、有助于解释文献异文的成因
  • 六、有助于校订文本讹误
  • 西周金文字词关系影响因素探析
  • 一、因不同时代用字习惯差异造成的字词关系差异
  • 二、用字规范与写手的选择对字词关系的影响
  • 三、词的特指意义对字词关系的影响
  • 四、词的社会意义对字词关系的影响
  • 五、文字类化现象对字词关系的影响
  • 六、因文字错讹造成的字词关系变化
  • 论汉语词汇语法化与用字变化的互动关系
  • 一、汉语词汇语法化对用字变化的影响
  • 二、记录字形对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反作用
  • 三、研究词汇语法化应适当关注用字变化
  • 下编 汉字职用现象研究
  • 楚简“用字避复”刍议
  • 一、楚简“用字避复”界定
  • 二、楚简“用字避复”类述
  • 三、楚简“用字避复”的特点
  • 四、“用字避复”与楚简释读
  • 字用学视角下汉字专字职用问题新探
  • 简帛文献用字研究
  • 一、异体字
  • 二、同用字
  • 三、据音借用字
  • 四、同源通用字
  • 五、同形字
  • 六、形近混用字
  • 张家山汉墓竹简用字习惯考察
  • 引言
  • 一、字与词的对应关系
  • 二、词与字的对应关系
  • 三、字与词的交叉对应使用现象
  • 结语
  • 楚简用字习惯与文献校读举例
  • 郭店简与上博简《缁衣》篇用字比较
  • 一、用字相同
  • 二、用字不同
  • 小结
  • 说“爺”道“娘”
  • 一、“耶”与“爺”
  • 二、“孃”与“娘”
  • 说“买”“卖”
  • “抓”的字词关系补说
  • 一、读zhāo、zhǎo、zhào,义为“搔”
  • 二、读zhǎo,={爪}
  • 三、读zhǎo,义为“扎”
  • 四、读zhǎo,={找}
  • 五、读zhuā,={抓}
  • 六、“抓”与“爪”的关系
  • 七、辞书指瑕
  • “赔”用字的历史变迁
  • 一、“备(備)”“赔”关系的再探讨
  • 二、{赔}用字的时代性
  • 三、“备(備)”之语源
  • 结语
  • 出土文献{树}的用字差异与断代价值论考
  • 一、秦统一前{树}的用字面貌
  • 二、秦统一后{树}的用字面貌
  • 三、出土文献{树}用字差异的断代价值
  • 汉字超语符的数目表达研究
  • 引言
  • 一、以形体结构拆分重组为理据的数目表达
  • 二、以字形参数映射转换为理据的数目表达
  • 三、以特定文本字序迁移为理据的数目表达
  • 结论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