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7千字
字数
2019-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实用性强,全面介绍SPSS24操作功能及各类统计分析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特别注意了内容的实用性,不仅详细介绍了SPSS24.系统常用的操作功能,并且给读者介绍了基本统计分析、参数与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多重响应分析、对应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信度分析、生存分析和缺失值分析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最后通过通过SPSS在医学、经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应用给演示了实际统计分析中SPSS的使用。
目录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前言
- 为什么学习SPSS
- 本书写作和内容
- 本书有哪些特点
- 1.概念讲解清晰,操作演示细致实用
- 2.丰富的案例和上机题
- 3.提供丰富的配套视频下载
- 本书适合哪些读者
- 目录
- 第1章 SPSS 24.0概述
- 1.1 SPSS 24.0简介
- 1.1.1 SPSS 24.0的新增功能
- 1.1.2 运行环境要求
- 1.2 SPSS 24.0的启动、退出与常用界面窗口
- 1.2.1 SPSS 24.0的启动与退出
- 1.2.2 SPSS 24.0的界面与窗口
- 1.3 SPSS 24.0的系统参数设置
- 1.3.1 常规参数设置
- 1.3.2 查看器参数设置
- 1.3.3 数据参数设置
- 1.3.4 自定义数值变量的格式参数设置
- 1.3.5 输出窗口的参数设置
- 1.3.6 图表输出参数设置
- 1.3.7 透视表参数设置
- 1.3.8 文件位置参数设置
- 1.3.9 脚本文件的参数设置
- 1.3.10 多重插补参数设置
- 1.3.11 语法编辑器参数设置
- 1.4 SPSS 24.0运行环境的设置
- 1.4.1 SPSS状态栏的显示和隐藏
- 1.4.2 SPSS网格线的显示与隐藏
- 1.4.3 SPSS菜单的增加与删除
- 1.4.4 SPSS中字体的设置
- 1.5 SPSS 24.0的帮助系统
- 1.5.1 联机帮助
- 1.5.2 帮助教程
- 1.5.3 各种对话框中的“帮助”按钮
- 第2章 SPSS 24.0数据管理
- 2.1 SPSS 24.0数据编辑器
- 1.标题栏
- 2.菜单栏
- 3.数据和单元格信息显示栏
- 4.编辑显示区
- 5.视图转换栏
- 6.系统状态栏
- 2.2 常量、变量、操作符和表达式
- 2.2.1 SPSS中的常量与变量
- 2.2.2 变量名与变量标签
- 2.2.3 运算符与表达式
- 2.2.4 变量的定义
- 2.3 输入数据
- 2.3.1 输入数据的方法
- 2.3.2 文件和变量信息的查看
- 2.4 编辑数据
- 2.4.1 插入和删除观测量
- 2.4.2 数据的剪切、复制和粘贴
- 2.4.3 撤销操作
- 2.5 数据文件操作
- 2.5.1 数据文件的打开与保存
- 2.5.2 数据排序
- 2.5.3 数据文件的分解与合并
- 2.5.4 数据文件的变换
- 2.5.5 观测量的加权
- 2.6 变量的转换与运算
- 2.6.1 插入与删除变量
- 2.6.2 根据已存在的变量建立新变量
- 2.6.3 产生计数变量
- 2.6.4 变量的重新赋值
- 2.6.5 变量取值的求等级
- 2.6.6 缺失数据的处理
- 2.7 数据的汇总
- 2.8 数据文件的结构重组
- 2.8.1 数据重组方式的选择
- 2.8.2 由变量组到观测量组的重组
- 2.8.3 由观测量组到变量组的重组
- 2.8.4 变换重组
- 2.9 读取其他格式文件数据
- 2.9.1 读取Excel软件文件(.xls)
- 2.9.2 读取固定格式的文本文件
- 2.9.3 读取自由格式的文本文件
- 2.10 上机题
- 第3章 SPSS 24.0基本统计分析
- 3.1 描述性分析
- 3.1.1 基本统计量的计算与描述性分析简介
- 3.1.2 描述性分析的SPSS操作
- 3.1.3 实验操作
- 3.2 频数分析
- 3.2.1 频数分析简介
- 3.2.2 频数分析的SPSS操作
- 3.2.3 实验操作
- 3.3 探索分析
- 3.3.1 探索分析简介
- 3.3.2 探索分析的SPSS操作
- 3.3.3 实验操作
- 3.4 列联表分析
- 3.4.1 列联表分析简介
- 3.4.2 列联表分析的SPSS操作
- 3.4.3 实验操作
- 3.5 比率分析
- 3.5.1 比率分析简介
- 3.5.2 比率分析的SPSS操作
- 3.5.3 实验操作
- 3.6 上机题
- 第4章 基本统计分析报表的制作
- 4.1 在线分析处理报告
- 4.1.1 OLAP简介
- 4.1.2 在SPSS中建立在线分析处理报告
- 4.1.3 实验操作
- 4.2 个案摘要报告
- 4.2.1 个案汇总过程简介
- 4.2.2 在SPSS中生成个案摘要报告
- 4.2.3 实验操作
- 4.3 行形式摘要报告
- 4.3.1 行形式摘要报告简介
- 4.3.2 行形式摘要报告的SPSS操作
- 4.3.3 实验操作
- 4.4 列形式摘要报告
- 4.4.1 列形式摘要报告简介
- 4.4.2 列形式摘要报告的SPSS操作
- 4.4.3 实验操作
- 4.5 上机题
- 第5章 均值比较和T检验
- 5.1 均值过程
- 5.1.1 均值过程的简介
- 5.1.2 均值过程的SPSS操作
- 5.1.3 实验操作
- 5.2 单样本T检验
- 5.2.1 单样本T检验的简介
- 5.2.2 单样本T检验的SPSS操作
- 5.2.3 实验操作
- 5.3 独立样本T检验
- 5.3.1 独立样本T检验的简介
- 5.3.2 独立样本T检验的SPSS操作
- 5.3.3 实验操作
- 5.4 成对样本T检验
- 5.4.1 成对样本T检验的简介
- 5.4.2 成对样本T检验的SPSS操作
- 5.4.3 实验操作
- 5.5 上机题
- 第6章 非参数检验
- 6.1 非参数检验简介
- 6.2 卡方检验
- 6.2.1 卡方检验的基本原理
- 6.2.2 卡方检验的SPSS操作
- 6.2.3 实验操作
- 6.3 二项检验
- 6.3.1 二项检验的基本原理
- 6.3.2 二项检验的SPSS操作
- 6.3.3 实验操作
- 6.4 双独立样本检验
- 6.4.1 双独立样本检验的基本原理
- 6.4.2 双独立样本检验的SPSS操作
- 6.4.3 实验操作
- 6.5 多独立样本检验
- 6.5.1 多独立样本检验的基本原理
- 6.5.2 多独立样本的SPSS操作
- 6.5.3 实验操作
- 6.6 两配对样本检验
- 6.6.1 两配对样本检验的基本原理
- 6.6.2 两配对样本检验的SPSS操作
- 6.6.3 实验操作
- 6.7 多配对样本检验
- 6.7.1 多配对样本检验的基本原理
- 6.7.2 多配对样本检验的SPSS操作
- 6.7.3 实验操作
- 6.8 游程检验
- 6.8.1 游程检验简介
- 6.8.2 游程检验的SPSS操作
- 6.8.3 实验操作
- 6.9 单样本K-S检验
- 6.9.1 单样本K-S检验简介
- 6.9.2 单样本K-S检验的SPSS操作
- 6.9.3 实验操作
- 6.10 上机题
- 第7章 方差分析
- 7.1 单因素方差分析
- 7.1.1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
- 7.1.2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SPSS操作
- 7.1.3 实验操作
- 7.2 多因素方差分析
- 7.2.1 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
- 7.2.2 多因素方差分析的SPSS操作
- 7.2.3 实验操作
- 7.3 协方差分析
- 7.3.1 协方差分析的原理
- 7.3.2 协方差分析的SPSS操作
- 7.3.3 实验操作
- 7.4 多因变量方差分析
- 7.4.1 多因变量方差分析的原理
- 7.4.2 多因变量方差分析的SPSS操作
- 7.4.3 实验操作
- 7.5 上机题
- 第8章 相关分析
- 8.1 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
- 8.1.1 相关关系的分类
- 8.1.2 描述相关关系的方法
- 8.1.3 关于总体相关系数ρ的假设检验
- 8.2 双变量相关分析
- 8.2.1 双变量相关分析的SPSS操作
- 8.2.2 实验操作
- 8.3 偏相关分析
- 8.3.1 偏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
- 8.3.2 偏相关分析的SPSS操作
- 8.3.3 实验操作
- 8.4 距离分析
- 8.4.1 距离分析的基本原理
- 8.4.2 距离分析的SPSS操作
- 8.4.3 实验操作
- 8.5 上机题
- 第9章 回归分析
- 9.1 线性回归分析
- 9.1.1 线性回归分析的原理
- 9.1.2 线性回归分析的SPSS操作
- 9.1.3 实验操作
- 9.2 曲线回归分析
- 9.2.1 曲线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 9.2.2 曲线回归分析的SPSS操作
- 9.2.3 实验操作
- 9.3 非线性回归分析
- 9.3.1 非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 9.3.2 非线性回归分析的SPSS操作
- 9.3.3 实验操作
- 9.4 Logistic回归分析
- 9.4.1 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模型
- 9.4.2 Logistic回归分析的SPSS操作
- 9.4.3 实验操作
- 9.5 有序回归分析(Ordinal)
- 9.5.1 有序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 9.5.2 有序回归分析的SPSS操作
- 9.5.3 实验操作
- 9.6 概率回归分析(Probit)
- 9.6.1 概率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模型
- 9.6.2 概率回归分析的SPSS操作
- 9.6.3 实验操作
- 9.7 加权回归分析
- 9.7.1 加权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 9.7.2 加权回归分析的SPSS操作
- 9.7.3 实验操作
- 9.8 上机题
- 第10章 多重响应分析
- 10.1 多重响应概述
- 10.2 多重响应变量集
- 10.2.1 多重响应变量集的定义
- 10.2.2 定义多重响应变量集的实验操作
- 10.3 多重响应变量集的频率分析
- 10.3.1 多重响应变量频率分析简介
- 10.3.2 多重响应变量频率分析的SPSS操作
- 10.3.3 实验操作
- 10.4 多重响应变量集的交叉表分析
- 10.4.1 多重响应变量交叉表分析简介
- 10.4.2 多重响应变量交叉表分析的SPSS操作
- 10.4.3 实验操作
- 10.5 使用表过程研究多重响应变量集
- 10.5.1 定义多重响应变量集
- 10.5.2 用表过程建立包含多重响应变量集的表格
- 10.6 上机题
- 第11章 聚类分析
- 11.1 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
- 1.定距变量的常用距离
- 2.定序变量的常用距离
- 3.二值变量的常用距离
- 11.2 快速聚类
- 11.2.1 快速聚类的基本原理
- 11.2.2 快速聚类的SPSS操作
- 11.2.3 实验操作
- 11.3 分层聚类
- 11.3.1 分层聚类的基本原理
- 11.3.2 分层聚类的SPSS操作
- 11.3.3 实验操作
- 11.4 两阶段聚类分析
- 11.4.1 两阶段聚类分析简介
- 11.4.2 两阶段聚类分析的SPSS操作
- 11.4.3 实验操作
- 11.5 上机题
- 第12章 判别分析
- 12.1 一般判别分析
- 12.1.1 一般判别分析简介
- 12.1.2 一般判别分析的SPSS操作
- 12.1.3 实验操作
- 12.2 逐步判别分析
- 12.2.1 逐步判别分析简介
- 12.2.2 逐步判别分析的SPSS操作
- 12.2.3 实验操作
- 12.3 决策树分析
- 12.3.1 决策树分析简介
- 12.3.2 决策树分析的SPSS操作
- 12.3.3 实验操作
- 12.4 上机题
- 第13章 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 13.1 因子分析
- 13.1.1 因子分析的原理
- 13.1.2 因子分析的SPSS操作
- 13.1.3 实验操作
- 13.2 主成分分析
- 13.2.1 主成分分析的原理
- 13.2.2 主成分分析的SPSS操作
- 13.2.3 实验操作
- 13.3 上机题
- 第14章 对应分析
- 14.1 一般对应分析
- 14.1.1 一般对应分析的基本原理
- 14.1.2 一般对应分析的SPSS操作
- 14.1.3 实验操作
- 14.2 多重对应分析
- 14.2.1 多重对应分析的基本原理
- 14.2.2 多重对应分析的SPSS操作
- 14.2.3 实验操作
- 14.3 上机题
- 第15章 时间序列模型
- 15.1 时间序列数据的预处理
- 15.1.1 定义时间变量
- 15.1.2 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化处理
- 15.1.3 实验操作
- 15.2 指数平滑法
- 15.2.1 指数平滑法的基本原理
- 15.2.2 指数平滑法的SPSS操作
- 15.2.3 实验操作
- 15.3 ARIMA模型
- 15.3.1 ARIMA模型的基本原理
- 15.3.2 ARIMA模型的SPSS操作
- 15.3.3 实验操作
- 15.4 季节性分解模型
- 15.4.1 季节性分解的基本原理
- 15.4.2 季节性分解的SPSS操作
- 15.4.3 实验操作
- 15.5 上机题
- 第16章 生存分析
- 16.1 生存分析简介
- 1.生存分析的基本概念
- 2.生存分析数据类型
- 3.生存分析的方法
- 16.2 寿命表分析
- 16.2.1 寿命表分析简介
- 16.2.2 寿命表分析的SPSS操作
- 16.2.3 实验操作
- 16.3 Kaplan-Meier分析
- 16.3.1 Kaplan-Meier分析简介
- 16.3.2 Kaplan-Meier分析的SPSS操作
- 16.3.3 实验操作
- 16.4 Cox回归分析
- 16.4.1 Cox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 16.4.2 Cox回归分析的SPSS操作
- 16.4.3 实验操作
- 16.5 上机题
- 第17章 信度分析
- 17.1 信度分析
- 17.1.1 信度分析的原理
- 17.1.2 信度分析的SPSS操作
- 17.1.3 实验操作
- 17.2 多维刻度分析
- 17.2.1 多维刻度分析的原理
- 17.2.2 多维刻度分析的SPSS操作
- 17.2.3 实验操作
- 17.3 上机题
- 第18章 缺失值分析
- 18.1 缺失值分析简介
- 18.1.1 缺失值的表现形式
- 18.1.2 SPSS中对缺失值的处理
- 18.2 SPSS的缺失值分析过程
- 18.2.1 在SPSS中实现缺失值分析
- 18.2.2 实验操作
- 18.3 上机题
- 第19章 常用统计图的绘制
- 19.1 SPSS 24.0绘图功能简介
- 19.1.1 “图形”菜单
- 19.1.2 图表构建器简介
- 19.1.3 图形画板模板选择器简介
- 19.1.4 旧对话框模式创建图形
- 19.2 条形图
- 19.2.1 常用条形图
- 19.2.2 简单条形图的SPSS操作
- 19.2.3 分类条形图的SPSS操作
- 19.2.4 分段条形图的SPSS操作
- 19.3 线图
- 19.3.1 线图的类型
- 19.3.2 绘制简单线图
- 19.3.3 绘制多重线图
- 19.3.4 垂直线图的绘制
- 19.4 面积图
- 19.4.1 面积图的类型
- 19.4.2 简单面积图绘制的实验操作
- 19.4.3 堆积面积图绘制的SPSS操作
- 19.5 饼图
- 19.5.1 饼图的类型
- 19.5.2 绘制饼图的SPSS实验操作
- 19.6 直方图
- 19.7 散点图
- 19.7.1 散点图的类型
- 19.7.2 简单散点图绘制的SPSS操作
- 19.7.3 重叠散点图绘制的SPSS操作
- 19.7.4 矩阵散点图绘制的SPSS操作
- 19.7.5 三维散点图绘制的SPSS操作
- 19.8 箱图
- 19.8.1 箱图的类型
- 19.8.2 简单箱图绘制的SPSS操作
- 19.8.3 分类箱图绘制的SPSS操作
- 19.9 误差条图
- 19.9.1 误差条图的类型
- 19.9.2 简单误差条图绘制的SPSS操作
- 19.9.3 复式误差条图绘制的SPSS操作
- 19.10 高低图
- 19.10.1 高低图的类型
- 19.10.2 高低图绘制的SPSS操作
- 19.11 时间序列图
- 19.11.1 普通时间序列图
- 19.11.2 自相关序列和偏相关序列图绘制的SPSS操作
- 19.11.3 互相关序列图
- 19.12 双轴线图
- 19.13 上机题
- 第20章 SPSS综合应用案例
- 20.1 SPSS在医学中的应用
- 20.1.1 问题描述与案例说明
- 20.1.2 分析目的和分析思路
- 20.1.3 案例中使用的SPSS方法
- 20.1.4 数据文件的建立
- 20.1.5 SPSS操作步骤
- 20.1.6 结果判读
- 20.2 SPSS在经济管理学科中的应用
- 20.2.1 案例说明与问题描述
- 20.2.2 分析目的、分析思路与数据选取
- 20.2.3 案例中使用的SPSS方法
- 20.2.4 数据文件的建立
- 20.2.5 SPSS操作步骤
- 20.2.6 结果判读
- 20.3 SPSS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
- 20.3.1 案例说明与问题描述
- 20.3.2 分析目的、分析思路及数据选取
- 20.3.3 案例中使用的SPSS方法
- 20.3.4 数据文件的建立
- 20.3.5 SPSS操作步骤
- 20.3.6 结果判读
- 20.4 SPSS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 20.4.1 案例说明与问题描述
- 20.4.2 分析目的、分析思路及数据选取
- 20.4.3 案例中使用的SPSS方法
- 20.4.4 数据文件的建立
- 20.4.5 SPSS操作步骤
- 20.4.6 结果判读
- 20.5 上机题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