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7千字
字数
2022-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度探讨中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模式及其创新路径。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地调研,探讨当代中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既有模式及其创新路径。研究者以江苏、浙江、上海三地为主要调研对象,根据它们各自呈现出的信息传播实践,勾画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此过程中,农业企业、新农人、政府机构等多个主体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得以被揭示。通过对河南、安徽等地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状况的调研与对比,本书认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要真正解决信息通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应当推动整个传播活动中“决策力位移”的实现。这意味着,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既要凸显农民群体在传播中的主体性地位,也要充分调动其他各类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运行机制与反思
- 第一节 行政为主导的农业科技传播体系运行机制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缺憾和困境
- 第三节 关于新的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特征的思考
- 第二章 江苏:农业科技传播的“跨界合作”模式
- 第一节 江苏农民主体角色的多重性
- 第二节 农业科研人员跨界兼职与农民合作创新
- 第三节 模式演变:从行政指令到“跨界合作”
- 第三章 浙江:新农人“嵌入式整合”农业科技传播体系
- 第一节 新农人——现代农业背景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第二节 嵌入:新农人连接农业科技传播相关主体
- 第三节 转译:新农人推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主体互动
- 第四节 整合:新农人与各类主体构建农业科技传播合作领域
- 第五节 以新农人为中心的“嵌入式整合”传播体系
- 第六节 新农人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建构的问题及对策
- 第四章 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共同主体”式的科技传播
- 第一节 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及其科技传播诉求
- 第二节 传者定位调整:政府引导下的专家式推广
- 第三节 受者作用的凸显:都市农业被激发的科技需求
- 第四节 互动中的共同主体:专家与农人共筑传播网络
- 第五节 共同主体、共同决策与上海农业科技精准传播
- 第五章 长三角实践中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创新思路
- 第一节 创新动力:谁来激活农业科技传播的链条
- 第二节 创新保障:多元传播主体的互动与协调
- 第三节 创新内核:推动“决策力位移”的实现
- 第四节 打通农业科技传播的“最后一公里”
- 第六章 关于农业科技传播活动的补充思考
- 第一节 农业科技传播的方式、效果及其创新——皖中DSL村的实地调查
- 第二节 中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现状与趋势:从手机在农村的运用谈起
- 第三节 阶段、议题与反思:农村传播研究30年历史回顾
- 第四节 近10年农村新媒体传播研究述评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