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研究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现状、趋势及保护措施。

内容简介

本研究以广西、云南壮族民间社会群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社会转型期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的现状特征、动力、过程、趋势和社会影响;全面分析并总结了转型期壮族地区各级政府在引导壮族民间文化变迁、保护壮族民间文化过程中的实践努力,探讨了这一过程中壮族民间社会的态度。全面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国家引导壮族民间文化变迁、保护壮族民间文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的问题
  • 二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三 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一 文化变迁理论
  • 二 社会转型期壮族民间文化研究
  • 第三章 壮族社会转型与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的特征
  • 一 改革开放以来的壮族社会转型
  • 二 转型期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的现状
  • 三 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的特征
  • 第四章 现代性与个体能动性: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的动力
  • 一 现代性与壮族民间文化变迁
  • 二 个体能动者对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的影响
  • 三 对壮族民间文化变迁动力的多维解读
  • 第五章 转型期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的过程
  • 一 第一阶段(1978—1991):国家引导下的恢复与发展
  • 二 第二阶段(1992年至今):国家、社会、市场三者博弈中变迁
  • 第六章 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的趋势
  • 一 壮族民间文化基础和文化功能渐趋弱化
  • 二 壮族文化精英和壮族民间社会成员的文化自觉意识将日益增强
  • 三 壮族民间文化的现代化步伐将逐渐加快
  • 四 对壮族民间文化变迁过程与趋势的理论解读
  • 第七章 壮族民间文化变迁背景下的文化震荡与文化适应
  • 一 概念、问题与研究方法
  • 二 壮族民间文化变迁引起的文化震荡
  • 三 壮族民间个体的文化适应
  • 四 减轻文化震荡,保持传统与现代间连续性的可能与路径
  • 第八章 转型期国家及地方政府引导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的实践与壮族民间社会态度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框架下的壮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
  • 二 民间社会的态度
  • 三 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引导壮族民间文化变迁实践的理论反思
  • 第九章 壮族民间文化保护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 一 壮族民间文化保护面临的困境
  • 二 转型期保护壮族民间文化,引导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1:社会转型期壮族民间文化变迁调查问卷
  • 附录2:社会转型期壮族民间文化变迁访谈提纲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