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2千字
字数
2023-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拨开历史迷雾,重现湮没在岁月中的江南六朝文明;用魏晋南北朝文物和陵墓考古发现,探寻六朝的文化特征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意义。
内容简介
公元3至6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南北分裂、族群对峙的时代。本书关注当时南方社会的发展演变,指出六朝政权是南方地区首次出现的“正统”中国王朝,对中国文化和国际秩序的影响不可忽视。
本书作者基于考古调查与发掘所获资料,结合自己对南京和周边地区遗迹、陵墓的实地调查,对南北方陵墓和金属类文物展开广泛的分析和比较,勾勒江南六朝社会的共性和变迁,揭示其鲜明的江南地域特征,指出江南与中原之间在思想和价值观等文化层面存在本质性差异,从而明确了江南六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插图目录
- 表格目录
- 序章 中国的南与北
- 第一编 南北朝陵墓的世界
- 前言
- 第一章 江南六朝的帝王陵墓
- 第一节 东吴帝陵与宗室墓葬
- 第二节 东晋帝陵
- 第三节 南朝帝陵与王侯墓葬
- 第四节 江南六朝陵墓的特征
- 第二章 华北中原地区陵墓及其特征
- 第一节 曹魏、西晋陵墓
- 第二节 北魏帝陵
- 第三节 东魏、北齐帝陵
- 第四节 西魏、北周帝陵
- 第三章 陵墓的外部空间
- 第一节 江南六朝墓墓外空间的特征
- 第二节 南北陵墓的外部空间
- 小结
- 第四章 东晋南北朝墓葬的墓室空间
- 第一节 东晋南朝墓葬墓室形制的问题
- 第二节 再论“凸”字形墓出现的背景
- 第三节 墓室的性质与空间概念
- 第四节 东晋南朝的墓室空间
- 第五节 十六国北朝的墓主画像
- 第六节 围绕墓主的墓室空间结构
- 小结
- 第二编 晋式金属带具研究
- 第五章 晋式金属带具的研究史
- 第一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发现与命名
- 第二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性质
- 第三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产地与发展趋势
- 第四节 围绕材质与古代科学技术史的争论
- 第六章 晋式金属带具的发展过程
- 第一节 晋式金属带具各部位的名称
- 第二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纹样
- 第三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制作技术
- 第四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编年
- 第五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发展过程
- 小 结
- 第七章 三燕金属带具的相关问题
- 第一节 中国东北地区金属带具概观
- 第二节 三燕金属带具的新发现
- 第三节 辽宁金属带具的变迁
- 小 结
- 第八章 晋式金属带具的造型样式与思想内涵
- 第一节 新资料的情况
- 第二节 两种晋式金属带具
- 第三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传播与发展——基于辽宁地区的情况
- 第四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思想内涵
- 小结
- 第九章 晋式金属带具的形成背景
- 第一节 东吴薛秋墓概要
- 第二节 东吴薛秋墓出土金属带具的特征
- 第三节 东吴薛秋墓出土金属带具与晋式金属带具
- 第四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各系统与制作上的发展趋势
- 第五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传播及其背景
- 第三编 两晋南北朝的金属工艺
- 第十章 六朝“龙”的造型
- 第一节 六朝时期三件与“龙”有关的实例
- 第二节 “龙”图像的造型与表现
- 第三节 “龙”的造型与文物的传播
- 小 结
- 第十一章 日本出土5世纪的金属带具与中国
- 第一节 5世纪的金属工艺与金属带具
- 第二节 制作技法概述
- 第三节 日本出土5世纪金属带具的产地
- 小结
- 第十二章 中国南朝前期的金属工艺
- 第一节 六朝金属工艺的相关问题
- 第二节 中国南朝前期的金属工艺
- 第三节 中国南朝前期的金工技术与生产
- 第十三章 东晋南朝的金属工艺与十六国
- 第一节 东晋南朝金属工艺的动向
- 第二节 晋式金属带具的发展
- 第三节 蝉纹冠饰的仿制
- 第四节 东晋金属工艺的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版出处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