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书,揭示孩子健康的秘诀。

内容简介

0~7岁的孩子,将近90%的常见小毛病都和脾肺有关。中医认为,脾主消化吸收水谷精微,是孩子的能量“仓库”;肺则是抵御疾病的“卫士”。小儿护理的重点就是脾和肺,一旦脾肺失养,孩子就很容易患上感冒、积食、腹泻、便秘、不长个等小儿常见病。

本书作者团队选择门诊最常见的感冒、过敏性鼻炎、哮喘、积食等十几种小儿常见病症,从脾肺同治的角度出发,通过案例详解病因和症状,帮助父母及时发现孩子身体发出的小信号,防患于未然。

书中推荐了53个推拿按摩方、40个食疗方及敷贴、药枕、足浴等中医无痛外治方,配以功效详解、操作方法、教学插图和视频,帮助父母在生活中顺手调理孩子脾肺,让孩子吃得香、睡得好、少生病、长高个。

针对孩子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睡觉不安、情绪低落等心理健康问题,本书更是从中医角度一次性讲透症结所在,给出切实的调适方案,让孩子远离“坏情绪”,更教会父母维护家庭良好氛围,助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委
  • 导读
  • 壹 中医育儿,就要健脾养肺
  • 懂点中医知识,孩子少遭罪,父母少操心
  • 中医可以将孩子的疾病消除在萌芽阶段
  • 父母了解中医常识,可以缓解养儿焦虑
  • 中医智慧伴随孩子成长
  • 孩子的这些病症更适用中医疗法
  • 治疗小儿病,并不一定要吃中药
  • 五类儿童疾病特别适合中医调理
  • 先健脾后养肺,成就孩子健康
  • 中医的脾、肺与西医的脾脏、肺脏不同
  • 先健脾,后养肺,孩子身体好
  •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大多脾不好
  • 过度喂养引发积食
  • 吃得太好,孩子的脾胃不适应
  • 嗜好寒凉,脾胃先遭殃
  • 不吃早餐,胃气不足
  • 喜欢吃夜宵,睡眠不安稳
  • 父母不能纵容孩子吃东西
  • 不要担心孩子会饿坏
  • 日常生活中如何养脾
  • 小儿养肺,秋冬是关键
  • 肺有三怕,均集中在秋季
  • 秋季如何护肺养肺
  • 喝水宜少量多次
  • 吃润肺食物
  • 慢跑或爬山
  • 不要让孩子熬夜
  • 穿衣三分寒
  • 进行耐寒锻炼
  • 孩子情绪不好,脾肺最先受伤
  • 父母焦虑容易影响孩子
  • 忧思过甚,脾肺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 孩子情绪好,很多病自然就好了
  • 贰 易感冒,常咳嗽、发热,多是肺脾两虚
  • 孩子常感冒,病在肺,而根在脾
  • 脾虚生热,易招风寒
  • 脾弱了,肺就失去了战斗力
  • 孩子反复感冒,要调整生活方式
  • 中医增免汤粥,强力固本培元
  • 脾虚生痰,孩子反复咳嗽
  • 脾虚则会生痰
  • 治疗脾虚咳嗽,要健脾化痰
  • 以下情况须立即就医
  • 适用于感冒初期的3款咳嗽食疗方
  • 捏捏按按,止咳化痰,孩子更舒服
  • 孩子发热,多在肺上找原因
  • 发热多是肺的宣发功能出了问题
  • 孩子发热并非坏事
  • 孩子发热的应对方法
  • 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 孩子吃退热药有讲究
  • 体温不超过 38℃,孩子有精神,可暂时不吃退热药
  • 常用退热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 服用退热药的注意事项
  • 感冒药不可以当退热药吃
  • 推拿退热的王牌
  • 既腹泻又发热,分清顺序再治疗
  • 顺序不同,病因不同,方法不同
  • 先腹泻后发热,用清肠泄热推拿手法
  • 外感寒邪引起发热腹泻,用祛风散寒推拿手法
  • 积食引起发热伴腹泻,用消食化积推拿手法
  • 孩子感冒发热,不宜总用苦寒药
  • 感冒类型很多,父母要会辨证
  • 防风泡脚,治各类感冒
  • 孩子高热不退,父母要警惕
  • 中西医对肺炎的不同认识
  • 肺炎需要准确判断
  • 给孩子吃清淡的粥
  • 小儿推拿,外调缩短肺炎病程
  • 白色食物,养肺润肺最相宜
  • 叁 应对过敏性鼻炎,中医有妙招
  • 肺气不足,鼻炎容易找上门
  • 肺气不足、体质虚寒的孩子容易得鼻炎
  • 鼻炎总在冬春和早上发作
  • 干冷季节积极预防
  • 父母要警惕过敏性鼻炎三大误区
  • 误区一:以为孩子得了普通感冒
  • 误区二:认为鼻炎可以不治
  • 误区三:过敏原一查到底
  • 简单按摩,让鼻子通畅
  • 中药熏鼻和药枕,疏通肺气治鼻炎
  • 苍耳子熏蒸疗效快
  • 药枕作用时间长
  • 好吃的乌梅抗敏粥
  • 肆 肺脾同治,孩子不受哮喘折磨
  • 哮喘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愈
  • 成年人的哮喘往往起病于儿童时期
  • 症状消失并不代表哮喘不存在
  • 父母要学会区分哮喘和感冒
  • 脾肺肾不足,是孩子哮喘的根源
  • 伏痰阻肺,上逆引发哮喘
  • 急时治标,缓时治本
  • 七情对哮喘影响很大
  •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 冬春季节做好防范
  •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互相影响
  • 注意监测哮喘发生的前兆
  • 哮喘有痰,要脾肺同治
  • 脾不足则易生痰
  • 足浴泡脚发汗解表
  • 哮喘孩子的饮食禁忌
  • 避免食用诱发过敏的食物
  • 避免食用寒凉食物
  •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 不要滥用补品
  • 4款平喘食疗方,温肺补脾滋肾调体质
  • 6个推拿手法,补肺健脾治哮喘
  • 三九贴、三伏贴,小方法大功效
  • 敷贴疗法要遵医嘱操作
  • 伍 积食、厌食、挑食,是脾“受伤”了
  • 扁桃体化脓、嘴巴臭,是积食惹的祸
  • 合理饮食给扁桃体“灭火”
  • 孩子积食的信号
  • 孩子胃口不好,试试饥饿疗法
  • 脾弱的孩子不宜过度饮食
  • 饥饿疗法可用来调理脾胃虚弱
  • 如何正确实施饥饿疗法
  • 吃水果并非多多益善
  • 不可照搬西方吃水果的经验
  • 脾胃虚该怎么吃水果
  • 孩子爱吃的消食健脾食疗方
  • 捏捏按按,孩子吃饭香、吸收好
  • 神奇的鸡内金,赶走厌食、积食
  • 药枕,孩子不吃中药也能开胃
  • 陆 脾胃运化不畅,孩子容易便秘、胀气
  • 脾不升清,胃不降浊,便秘找上门
  • 升降紊乱,从内引发孩子便秘
  • 内因引起的两种便秘
  • 燥邪当令,从外引发孩子便秘
  • 假期杂乱饮食要控制
  • 假期饮食也不能放低要求
  • 假期作息紊乱,孩子身体易缺水
  • 不能随便清肠胃和吃益生菌
  • 清肠胃治便秘效果不持续
  • 实证中最常见的是积食引起的便秘
  • 虚证中较常见的是气虚便秘和阴虚便秘
  • 该不该给孩子吃益生菌
  • 日常生活中孩子如何预防便秘
  • 保证高膳食纤维饮食
  • 巧妙喝水防便秘
  • 从小培养每日清晨如厕的习惯
  • 大孩子多运动,小孩子做做排气操
  • 精神紧张也会引起便秘
  • 4款缓解便秘的食疗方
  • 捏捏小手,疏通孩子体内“排污道”
  • 柒 个子长不高,多是脾虚在“作祟”
  • 脾虚多厌食,孩子发育迟缓
  • 气血亏虚,孩子长不高
  • 每个家庭都应定期测量孩子身高
  • 春季少生病,个子自然高
  • 春天是孩子“蹿个子”的季节
  • 讲究卫生,注意防护
  • 给孩子准备合适的衣物,防止着凉
  • 早睡早起不熬夜
  • 改变饮食习惯,孩子才能长个子
  • 不要让孩子挑食
  • 不要乱吃补品
  • 每天吃 5 种蔬菜
  • 花式水果孩子更喜欢
  • 豆类轮换吃
  • 肉类多选优质蛋白,及时补铁
  • 主食应该粗细结合
  • 调味品会影响孩子生长
  • 薏米、山药等日常食材助长高
  • 按摩促消化,让孩子长高又增重
  • 想要孩子长得高,睡眠一定要好
  • 每晚这样做,孩子睡得更香
  • 运动是增高的好途径
  • 动以补脾,是有效且不花钱的长高方式
  • 父母以身作则,让孩子爱上运动
  • 推荐伸展性和开放性运动
  • 区分生长痛与运动损伤
  • 捌 难缠的湿疹,健脾祛湿是关键
  • 水湿积于体表,就会引发湿疹
  • 湿疹与体内湿气有关
  • 湿热内蕴型湿疹,孩子爱出汗、便秘
  • 脾虚湿阻型湿疹,孩子爱腹泻、厌食
  • 湿疹的3种类型
  • 湿疹有三怕:怕热、怕湿、怕干
  • 怕热,孩子穿衣要适当
  • 怕湿,孩子不要频繁洗脸、洗澡
  • 怕干,孩子每天要涂润肤霜
  • 湿疹与痱子如何区分
  • 湿疹与痱子的区别
  • 湿疹和痱子的预防措施
  • 妈妈适当忌口,可缓解婴幼儿湿疹
  • 妈妈摄入易过敏食物,可诱发婴儿湿疹
  • 牛奶及奶制品易引发过敏
  • 坚果、谷物、鸡蛋易引起过敏
  • 脂类的摄入可以减轻过敏反应
  • 维生素缺乏或滥用也会导致过敏
  • 4款食疗方,健脾祛除湿疹
  • 中药洗一洗,湿疹去无踪
  • 湿疹渗液多,宜外洗及湿敷
  • 湿性湿疹渗液少,可用麻油调搽
  • 干性湿疹,用润肤霜外搽
  • 玖 腺样体肥大,调好脾肺可避免手术
  • 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 腺样体频繁御敌,就会出现“过劳肥”
  • 有以下情况,须立即就医
  • 腺样体面容会大大降低孩子颜值
  • 口呼吸是速判腺样体肥大的标准
  • 2个方法,教父母快速分辨口呼吸
  • 喂养不当和伏邪是腺样体肥大根源
  • 营养太充分会害了孩子
  • 长期潜伏在体内的病邪
  • 病灶在鼻,病根在脾
  • 术后恢复不佳,根本原因在脾胃
  • 反复鼻炎,主要原因是脾肺俱虚
  • 孩子反复生病,是脾胃长期受累,影响后天之本
  • 手术不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唯一方法
  • 腺样体阻塞高于 80%,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 中医保守治疗腺样体肥大,效果很不错
  • 消积食调脾肺,病情不易复发
  • 10秒判断孩子是否积食
  • 长期饮食调理,改善孩子体质
  • 腺样体肥大孩子的饮食“黑名单”
  • 巧用推拿,孩子打鼾声不再来
  • 脾肺同调推拿方
  • 减少并发症,预防腺样体肥大推拿方
  • 拾 坐卧不安,运脾调肝见效快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正常
  •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专注时间是不同的
  • 脏腑发育不完全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 孩子心神弱,心气不足,易注意力不集中
  • 脾虚也会导致孩子精力不足
  • 肝旺的孩子则易动
  • 父母不要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
  • 查查孩子是否贫血
  • 贫血表现一:孩子注意力集中度低
  • 贫血表现二:孩子有头晕的症状
  • 贫血表现三:孩子脸色苍白,指甲发白
  • 孩子睡眠不好,白天就没有精神
  • 多数孩子存在睡眠障碍
  • 睡眠不好,病在心脾
  • 孩子经常眨眼、耸肩,注意是否有抽动障碍
  • 孩子行为怪异,父母要留意
  • 儿童期是抽动障碍高发阶段
  • 眨眼是抽动障碍的首发症状
  • 孩子老说个不停,父母也要警惕
  • 患抽动障碍,身体各部位的抽动特点
  • 5种食物帮孩子养脾安神
  • 脾好,睡眠好,心志才安定
  • 热牛奶——补脾缓解疲劳
  • 葵花子——防积食,促消化
  • 小米——缓解紧张情绪促睡眠
  • 核桃搭配黑芝麻——宁心安神促睡眠
  • 4道食疗方,补脾安神助眠
  • 推拿清心补脾,提升孩子专注力
  • 心肝火旺,清心经,推肝经
  • 孩子脾虚,则补脾经、揉板门
  • 拾壹 想要孩子身体好,情绪调节很重要
  • 家和万事兴,孩子少生病
  • 父母的爱,是孩子真正的“补药”
  • 孩子生病了,是在提醒父母要“和”
  • 孩子脾胃不好,可能是伤了“心”
  • 大部分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父母的问题
  • 夫妻关系和家庭氛围紧张,孩子容易厌食
  • 思伤脾,有心事的孩子消化能力弱
  • 过于忧思的孩子脾胃不好
  • 学习压力大的孩子消化功能弱
  • 教孩子自我调节,减少“思”的压力
  • 父母在精神层面多关心孩子
  • 忧伤肺,警惕儿童抑郁症
  • 肺气伤了,孩子就无精打采
  • 父母要接纳孩子的抑郁状态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是全国优秀出版社、国家一级出版社,获“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称号。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以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科技进步、服务于全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宗旨。公司拥有一支学科较齐全、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队伍,下辖凤凰医学分社,设三农、综合科技、科普、基础教育、信息研发、项目合作、长城、运河、数字、广东等10个出版中心及《祝您健康》杂志编辑部、美术编辑部。公司全额投资成立江苏达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南京凤凰新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控股)、凤凰汉竹图书(北京)有限公司(控股)、上海凤凰颐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控股)、江苏凤凰优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出版科技学术专著,实用科技类、社会教育类、技术培训类、大众生活类图书,科普读物及教材教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