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分析社会历史的科学方法,以现实活动改变世界,追求崇高价值和理想。

内容简介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含义包括基本含义和重要意蕴两个方面。物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物质活动及其矛盾运动是思想观念以及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此为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含义。从方法维度看,新唯物主义是分析人类社会历史唯一科学的方法;从认识维度看,新唯物主义科学地研究和说明现实;从价值维度看,新唯物主义追求崇高的价值和理想;从实践维度看,新唯物主义以现实的活动改变现存世界。同唯物主义的其它含义相比,新唯物主义的含义是独特的。在新唯物主义之外,思想成熟之后的马克思论述了另五种唯物主义形态:资产阶级拜物教的唯物主义、庸人的唯物主义、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重视物质利益与物质因素的唯物主义,以及费尔巴哈的感性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的含义之所以根本不同于唯物主义的正统含义,关键原因在于马克思把唯物史观认作自己的总的思想,认作新唯物主义世界观。从而,新唯物主义是和正统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唯物主义相异质的历史唯物主义。

目录

  • 封面
  • 目录
  • 作者简介
  • 扉页
  • 版权信息
  • 《思想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
  • 总序
  • 其他
  • 自序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的观念
  • 三 研究的原则
  • 第一章 唯物主义在思想史上的多种含义
  • 第一节 唯物主义的正统含义
  • 第二节 唯物主义的其他含义
  • 第二章 费尔巴哈感性唯物主义的特殊含义
  • 第一节 《纲要》和《原理》中的感性唯物主义含义
  • 第二节 对唯物主义含义理解和规定的演变过程
  • 第三节 费尔巴哈哲学的感性唯物主义本质
  • 第三章 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含义理解的演进
  • 第一节 物质主义的理解和规定时期
  • 第二节 感性唯物主义的理解和规定时期
  •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规定时期
  • 第四章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独特含义
  • 第一节 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含义
  • 第二节 新唯物主义的重要意蕴
  • 一 方法:分析历史的唯一科学的方法
  • 二 认识:科学地研究和说明现实
  • 三 价值:追求崇高的价值和理想
  • 四 实践:以现实的活动改变现存世界
  • 第三节 对其他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
  • 一 资产阶级拜物教的唯物主义
  • 二 庸人的唯物主义
  • 三 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
  • 四 注重物质利益和物质因素的唯物主义
  • 五 费尔巴哈的感性唯物主义
  • 第四节 新唯物主义的总体特征
  • 一 唯物史观就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
  • 二 新唯物主义的总体特征及其同正统唯物主义的异质
  • 三 新唯物主义同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和感性唯物主义的异质
  • 第五章 对前人观点的分析与评价
  • 第一节 对恩格斯晚年观点的分析与评价
  • 一 重新理解恩格斯的晚年观点
  • 二 重新评价恩格斯的晚年观点
  • 第二节 对列宁观点的分析与评价
  • 一 普列汉诺夫的观点
  • 二 重新理解和评价列宁观点
  • 第三节 对传统教科书观点的分析与评价
  • 一 传统教科书观点的不足
  • 二 造成不足的哲学观根源
  • 第四节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分析与评价
  • 结语
  • 一 研究的结论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有点看不懂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