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58千字
字数
2024-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研究分析马克思正义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资本论》及其手稿,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域中,突出真正的正义是生产正义而不是分配正义或权利正义,只有彻底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实现实质正义。马克思正义理论具有反思和批判资本主义的明确立场,为透视和解决当代诸多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研究马克思的正义理论,有助于澄清当代自由主义者和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的误识,从而作出积极回应;有助于在与古典自由主义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比较视域中彰显马克思正义理论的革命性与超越性,确定马克思正义理论在政治哲学史中的位置;
有助于从马克思自身的思想发展史出发,在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揭示马克思正义理论的思想境遇和基本特质;有助于从现实关怀的角度探讨马克思正义理论对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所具有的重要启示。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 第一章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审视对象和问题意识
- 第一节 审视的理论对象:自由主义的正义
- 第二节 面临的现实问题:无产阶级遭到了剥削
- 第三节 思考的主旨:每一个人的自我实现
- 第二章 通向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进程
- 第一节 马克思对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有限接受
- 第二节 马克思对自由主义正义理论的出离
-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奠基
-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马克思正义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 第三章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重要特质
- 第一节 生产正义是正义的根本性质
- 第二节 马克思正义理论的辩证结构
- 第三节 社会形态的变迁与正义的历史性
- 第四章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非正义的多维批判
- 第一节 从经济维度批判资本主义的非正义
- 第二节 从权利维度批判资本主义的非正义
- 第三节 从道德维度批判资本主义的非正义
- 第四节 从精神维度批判资本主义的非正义
- 第五章 立足于“人类社会”的超越性正义
- 第一节 马克思超越性正义实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 第二节 按劳分配: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正义原则
- 第三节 按需分配: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正义原则
- 第六章 马克思与正义:从西方学者的观点看
- 第一节 马克思与正义:从罗尔斯的观点看
- 第二节 马克思与剥削:从分析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
- 附录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学术体系的当代建构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