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提供的企业家精神视角以及社会企业界定框架,为判定什么是社会企业以及区分不同社会企业类型提供了很好的标准。

内容简介

随着社会企业实践的日益丰富,判断一个组织是不是社会企业变得越来越困难。本书提供的企业家精神视角以及社会企业界定框架,为判定什么是社会企业以及区分不同社会企业类型提供了很好的标准。

书中通过10家社会企业的案例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中国蓬勃兴起的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群体以及他们身上流淌着的社会企业家精神。这10家社会企业大都是各自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或者是各自行业的开拓者,他们无一例外都为具有广泛影响且棘手的社会问题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让我们对社会企业的界定和画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让我们看到社会企业到底长什么样子。这10家社会企业也是在各自领域发展较快、较好的有代表性的组织,是从上百家中国社会企业中精选出来的。这些社会企业经过几年的摸索,逐渐或正在形成有潜力、可持续、规模化解决社会问题的商业模式。与此同时,在每家企业身上都能识别出某些线索,如制度设计、策略选择、组织文化和行为倾向。这些线索有助于防止这些组织的社会使命产生漂移,防止因为追求财务和市场业绩而损害其社会使命。

本书将理论框架和翔实案例整合在一起,让读者既可以从案例中学习实战经验和教训,也可以从界定框架和案例中获取研究思路,特别是政策制定者、认证机构、专业支持机构和投资机构可以从书中发掘识别和评估优秀社会企业的要素。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让企业成为善的重要载体
  • 前言
  • 社会企业理论框架
  • 采用二元分析视角时,我们会看到什么?
  • 二元分析视角的局限性
  • 以企业家精神视角,我们会看到什么?
  • 基于企业家精神视角的中国社会企业界定框架
  • 结语
  • 分享收获: 从社区支持农业到乡村复兴
  • “三农”问题之困
  • CSA模式的中国试验
  • CSA模式的本土化改造
  • 从“独木”到“森林”
  • 让乡村成为年轻人安居之所
  • 深耕还是扩张?
  • 喜憨儿洗车: 心智障碍者的梦想家园
  • 曹军的切肤之痛
  • 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困境
  • 梦想家园启航
  • 让工作适应人(运营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 社会适应能力的试验场
  • 永远在路上
  • 成都朗力: 打造适合老年人生活的社会
  • 发现:机会与困难并存的养老市场
  • 创业:养老与社工双轮驱动的服务模式
  • 渐入佳境后的徘徊:从服务到产品的延伸
  • 从地区走向全国的雄心:适老化平台管理系统
  • 适老化改造模式的推广:加盟商制度与理念普及
  • 制度保障:风险控制与团队建设
  • 财务可持续:规划和演进
  • 风险和挑战
  • 老爸评测: 良币驱逐劣币之路
  • 包书皮引爆的故事
  • 一位老爸的筚路蓝缕
  • “检测网红”是怎样“炼成”的
  • 达则兼济天下
  • 长风破浪会有时
  • 佰特教育: 让财商教育走入青少年世界
  • 打造财商教育第一品牌
  • 从项目到产品平台的战略转型
  • 战略转型下的组织和创新
  • 公益目标与商业目标的平衡
  • 未来挑战
  • 零分贝: 为贫困者撑起一片蓝天
  • 结缘扶贫
  • 创新产品
  • 自我造血
  • 机制保障
  • 开花结果
  • 三大挑战
  • 梦想骑行: 精神之旅的守护者
  • 梦开始的地方
  • 一个人上路
  • 川藏线上的守护者
  • 向规范的商业运作靠拢
  • 向更美的风景进发
  • 米公益: 好行为撬动大公益
  • 一支画笔下诞生的灵感
  • “中大合伙人”
  •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三位一体的商业模式
  • 不忘初心:不止更好的自己
  • 挑战依然在
  • 乐朗乐读: 让读写障碍者阅读没有障碍
  • “我不笨,只是读得慢”
  • 雷锋小学的实验教学
  • 技术革新与业务转型
  • 盈利反哺公益
  • 冲突与挑战
  • 碳阻迹: 碳管理的信息化创新
  • 碳交易的市场机会
  • 碳阻迹的足迹
  • 促进碳减排的新尝试
  • 碳阻迹的核心能力
  • 发展与挑战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