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揭示《战国策》的势之玄机。

内容简介

本书以“势”为行文神髓,以历史与逻辑结合相推演的方法,对《战国策》各特点进行了阐释,认为《战国策》势能产生的原因为四“势”:时“势”为本因,人“势”、地“势”为动因,事“势”为前三者所形成的动态,又是新势能产生的根据。本书从势能的角度,分析论述了《战国策》中各家学派的思维逻辑,《战国策》的谋略与技巧、叙史特点以及人物。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战国策》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上编:势能论析
  • 第一章《战国策》特有充沛文气之根本:势能
  • 第一节 势、势能与《战国策》中的五“势”
  • 第二节 四“势”是生发势能的本源
  • 第三节 策士纵横的使命——《战国策》特殊文气形成的途径
  • 第二章 对势能的顺应与转化:思维逻辑
  • 第一节 以实用逻辑为指导
  • 第二节 以辩证逻辑为内核
  • 第三节 以形式逻辑为方法
  • 第三章 新势能的生成:融通性思维指导下的谋略和技巧
  •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水性”特色与诸子思维
  • 第二节 水性文化启发下的战国策士融通性思维
  • 第三节 融通性思维的具体运用——谋策
  • 下编:势能的艺术转化
  • 第一章 势能动态转化的轨迹:《战国策》的叙事特点
  • 第一节 澄显历史的本真——关于人与对话
  • 第二节 有独特意义的叙史方式
  • 第三节 遮蔽
  • 第二章 势能转化的枢机:人物
  • 第一节 记言、记事与叙史意识的变化
  • 第二节 叙事重点的转变——表现人物成为焦点
  • 第三节 在“势”中凸现人物及其他表现手法的创新
  • 第四节 三种生命之“势”
  • 第三章 势能转化的方式
  • 第一节 常规方式
  • 第二节 非常规方式
  • 代结语:《战国策》“势能”作用后世的三种方式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