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现代性视角下反乌托邦小说演进及内涵解析。

内容简介

本书在现代性批判的理论视野内,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宏观考察西方反乌托邦小说的演进历史,探究反乌托邦小说与传统乌托邦文学的内在渊源关系,深入剖析反乌托邦小说写作的历史语境与社会文化机理,在此基础上读解阐释反乌托邦小说丰富的思想内蕴和多元价值,考察反乌托邦小说在艺术上的创新推进与价值选择。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导论
  • 第一章 乌托邦的矛盾与反乌托邦
  • 一 乌托邦的概念:内容、功能与文学类型
  • 二 乌托邦理想的演进
  • 三 “完美”社会的蓝图
  • 四 乌托邦写作中的反乌托邦因子
  • 五 乌托邦的终结与乌托邦精神的追寻
  • 第二章 现代性批判与反乌托邦
  • 一 现代性乌托邦
  • 二 追寻“自由”与个体本位的确立
  • 三 理性的变异及其后果
  • 四 自由神话的终结
  • 五 现代性批判与反乌托邦的同步性
  • 第三章 反乌托邦小说的历史与意义
  • 一 反乌托邦小说之“反”的二重性
  • 二 反乌托邦小说创作思潮生成的现实契机
  • 三 反乌托邦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
  • 四 反乌托邦小说的核心命意
  • 第四章 幸福乌托邦的幻灭
  • 一 乌托邦:幸福的承诺
  • 二 “精确无误的幸福生活”
  • 三 “幸福新生活”的创伤叙事
  • 四 “娱乐至死”的幸福
  • 五 自由与幸福的两歧
  • 第五章 自由乌托邦的悖反
  • 一 “自由”走向悖反之乌托邦渊源
  • 二 技术与政治的合谋
  • 三 极权政治的两副面孔
  • 四 权力:目的与手段
  • 五 语言的囚牢
  • 第六章 科技乌托邦的僭越
  • 一 科技隐忧的初现
  • 二 进步、中性或双刃剑
  • 三 “怪物”与“兽人”:技术僭越的表征
  • 四 “新世界”中的优生之梦
  • 五 吉尔伽美什肩膀上的弗兰肯斯坦
  • 第七章 人性乌托邦的陷落
  • 一 “退化”与“矛盾躁狂症”
  • 二 均质化:沉默的大众
  • 三 “非人”状态
  • 四 “荒岛实验室”中的人性之恶
  • 五 放纵与管控:自由的两难
  • 第八章 反乌托邦小说创作的艺术追求与价值选择
  • 一 “主题先行”的现实介入与干预
  • 二 非诗意的类型化书写
  • 三 非现实的未来现实主义
  • 四 奥威尔:政治与文学的变奏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