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上野女士60年人生感悟首次披露,以鲜活的经历和厚实的学识写给每一位身处时代变局中彷徨的年轻人。

内容简介

午后时分,在紫花地丁香水的气味中,女性主义泰斗上野千鹤子女士打破“贩卖思考,不贩卖感受”的原则,破例聊起人生中一个个让身为女性的她感到不舒服的时刻,以及这些时刻如何激励她找到力量,拥有自由,在父权制下获得人生的主动权。

从不讨人喜欢的小孩,到迷茫自己是否会像母亲一样结婚生子,又像祖母一样老去的少女,再到恋爱时请男人感谢自己前男友的个性女人,最后成为喜欢飙车,痛恨别人看自己书架,让大家不要逞强,勇敢承认自己弱点,互相支撑着活下去的另类大学教授。

上野女士从未如此坦诚自己的亲情、爱情、工作和生活,她以鲜活的个人经历和厚实的学识背景让人时而捧腹,时而流泪,时而瞠目,时而大呼相见恨晚。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蓦然回首
  • 紫花地丁香水
  • 墓地
  • 和果子
  • 卡斯蒂拉
  • 母亲的味道
  • 好奇心
  • 记忆
  • W坂
  • 第二章 喜欢的事物
  • 声音
  • 落日
  • 汽车
  • 书架
  • 滑雪
  • 宠物
  • 俳句
  • 头发
  • 浴缸
  • 第三章 年岁渐长
  • 青春
  • 歌曲
  • 谈心
  • 粉丝
  • 晚夏
  • 逆风
  • 正月
  • 花甲
  • 读者
  • 孤身一人的将来
  • 第四章 一个人的当下
  • 容姿
  • 仪式
  • 痴呆
  • 梦想
  • 年龄
  • 一个人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1
3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想和千鹤子一起喝下午茶

    春节读物,相对于上野的其他 “专著”,是一本可以带来轻松愉悦体验的散文集,内容很丰富,写母亲,不再是《始于极限》中对母女关系剖析层面那么沉重,而是写紫花地丁香水,写洋果子、和果子,写落日、书架、滑雪、泡澡、孤身一人的种种。细腻的写法与看过的其他几本书完全不同,文笔流畅,或许翻译的优美也加了分。最喜欢的是最后一章 “一个人的当下”,一个老年人的 “容姿” 中沉淀着过去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那些容易被忽视的 “老年歧视”,其实也在我们周围时时发生,人的年龄、痴呆、葬礼…… 种种不经常被考虑到的东西,都让人思考。作为千鹤子带有自传色彩的散文随笔集,书中金句不断,即便没有读过她的学术著作,也会被她的文笔她的细腻她的豁达她的可爱所深深吸引,确实是在 “上野千鹤子年” 之后很好地补充了自己的 b 面。独身的作者连后记也会跟别人不一样,没有要感谢的爸爸妈妈或是丈夫妻子孩子,而是讲讲跟编辑的沟通说说读者的反馈,说一下书名和封面的设计,非常纯粹的一个人。把握住生活平凡小事里的点点温暖,也接纳其中参杂着的小小挣扎,这就是为自己争取权利、争取美好、自我接纳的最佳实践。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窥见上野千鹤子的内心世界

      窥视别人的书架,就像窥视其大脑。我们可能讨厌别人这么做,但却喜欢对别人这么做。上野千鹤子虽然没有让人们看到她的个人书架,她的随笔集却起到了类似的作用。《上野千鹤子的午后时光》作为一个随笔集,我们看到她离普通人更近的一面,离女性主义学者、社会学家等身份更远一点的样子。虽然作者一再声称自己 “只贩卖思考,不贩卖感受”,这一原则在本书中明显有所突破。1. 享受孤独不少人可能会因为交不到朋友而感到困惑,这种扑面而来的孤独让人备受煎熬。鉴于此,似乎为了避免孤独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委屈自己迎合他人。然而精神科医生斋藤学给出的解答非常有趣。简言之,享受孤独,这是一个很优秀的特质,不必因此陷入有罪论的思维。其所依据的大致如下:一个人如果在浅层的社交上得到满足就不会进行深入思考。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你可以通过朋友和社交活动来满足自己的表达欲等,通常就不太可能再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此番言论不敢说完全正确,但确实有着一定的道理。至少对于那些写作者来说,大致如此。2. 内向优势若要按照内向和外向性格的划分,作者上野千鹤子可能是需要靠独处来获得能量的内向性格。然而她的日常工作却需要不断和他人打交道,以至于她在欣赏音乐之时都会刻意回避人声。作为学者来说,性格内向产生的影响倒不算太大,可对于其他工作来说则常常被视为是一个缺点。特别是在如今的社会下,各个岗位似乎都在奖励那些性格外向的人,以至于很多内向的人不得不假装外向,从而徒增烦恼。正如《内向者沟通圣经》里所说两者各有优劣,而事实上那些我们认为外向者胜任的岗位内向者也可以通过其独特的方式去实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3. 关于死亡 “别在我的墓前哭泣,因为我不在那里。” 书中引用这句歌词道出了死亡的秘密。我们这些生者可能需要以墓碑等形式来寄托哀思,然而人死如灯灭,逝者早已不在乎这些。这让我想起了最近和笔友就此话题的交流,和书中的葬礼一样,似乎大家都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对我而言,大可不必如此,就像一切不曾发生一样,继续生活下去就好。书中也提到 “自由下葬 “的概念更加流行,人们不必再铺张浪费搞什么厚葬,这往往就像《美国式死亡》里写的,更多还是肥了那些借此牟取暴利的人。若心仍有芥蒂,不妨考虑树林葬、撒骨灰等自然葬的方式来实行。4. 关于宠物很多养宠物可能都是一时的冲动,只不过有些人将这个行为继续了下去,其他的人选择半途而废。书中提到了宠物丧失症候群这种病,简单来说就是失去宠物就像失去伴侣一样的痛苦。对于那些养过宠物的人可能会理解此类行为,没有相关经历的可能不太理解。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似乎总是假定那些养宠物的人是富有爱心的,可事实却未必如此。身处都市之中,我们总是能碰到养宠物的人,会真心觉得这些人是有爱心吗?Ta 们的行为是否清楚表明了这一点?虽然有可能得罪人,但我一贯的做法还是敬而远之。宠物毕竟是动物,它们不会按照人类社会的游戏规则行动,哪怕你将其视为家人。养条狗,看起来再温顺,其自带的攻击性也不会就此消失。咬了你一口,作为铲屎官也许还能接受。这要是换做其他人可不会这么看,甚至会由此产生不小的心理阴影。有些观点认为宠物没有错,错的是养它们的人。确实作为宠物的主人,不光需要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还应该担负起监管教育的责任。可这种基本要求似乎还是太高了,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缺席。5. 随笔故事本书的内容主要是作者写的随笔和一些人生故事。哪怕没有刻意讲理论,依然也看到了一些影子。这恐怕是作为学者的一种习惯,好在不至于让读者觉得太无趣。看了这本小书,不同人可能有各自的收获。对我而言,更多的可能还是作者的人生智慧。面对人生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我未必会采取作者的建议,但会在思考之时加以参考。平心而论,作者的观点是和其作品以及人生经历密切相关的。读者想要借鉴就不得不考虑到这一点,从而在自身的实践中进行相关的调整和改变,从而避免生搬硬套所导致的负面影响。6. 写在最后阅读过较多上野千鹤子的书后,个人觉得这本书不太适合作为了解她的入口。不过要是对她本人的内心世界比较感兴趣的话,此书也算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可能会让有些读者失望。从概念到概念,由理论到理论,搞学术研究的人很多都喜欢这么干。虽然不能说作者也是如此,但很明显她在思考成果和自身之间建立起了一道隔离墙。这么做的好处是将关注点更聚焦于其表述的观点而不是其本身。但读者有些时候不像钱钟书想的那样,吃了鸡蛋还想了解母鸡。缺此一环虽不至于说不够生动,但至少会少一点那种和真人的联系,让人感到过于学术而少一些温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就像一个邻家老奶奶在洒满阳光的午后和你絮絮叨叨,亲切、随意,又真心实意。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6条书评

        出版方

        磨铁图书

        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之一。磨铁图书是业内知名作者公认的最佳出版合作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签约王蒙、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蒙曼、冯唐、南派三叔、当年明月、张德芬、今何在、阿桂、刘同、马东团队、白茶、郭斯特、使徒子、伟大的安妮、张悦然天下霸唱、雷米、Priest等众多业内知名作家。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畅销小说作者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