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都市报转型与媒介价值重构》提出报纸转型的本质是与用户关系的转型,提供具体路径和操作方法。

内容简介

《都市报转型与媒介价值重构/新闻传播学丛书(第二辑)》从都市报价值的视角入手,跳出了就转型谈转型的传统研究路径,运用价值理论对都市报存在的价值进行剖析,还原都市报价值的本来面目,廊清了都市报转型中的若干认识误区,回应了“报纸消亡论”等观点,提出“报纸转型的本质就是与用户关系的转型”的观点,为都市报转型找到了一条从源头和根本上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路径。《都市报转型与媒介价值重构/新闻传播学丛书(第二辑)》首次明确提出了“社区服务站”,在都市报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较系统地提出了都市报转型的具体路径和操作方法,特别是提出了都市报“打造报纸生态圈”“服务实体化”等新观点,明确指出都市报转型需要沿着“社区化”方向,打造一个“纸、网、站”三位一体的生态圈。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都市报
  • (二)转型
  • (三)全媒体
  • (四)新媒体
  • 二、本书研究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本书框架
  • 第一章都市报价值的本源与变迁
  • 第一节 价值的定义
  • 第二节 都市报价值的内涵与外延
  • 一、关系基础上的都市报价值
  • 二、都市报价值的特征
  • 三、都市报价值的消解
  • 第三节 都市报价值的变迁历史
  • 一、都市报价值的源头
  • 二、都市报价值曲折的回归与迸发
  • 第四节 都市报价值与报纸转型
  • 一、关于报纸的未来
  • 二、报纸转型的本质
  • 三、报纸转型的误区
  • 第二章价值衰退背后的读者、报人和内容
  • 第一节 都市报读者的需求与期待
  • 一、互联网时代人的需要
  • 二、读者对报纸的感受及启示
  • 第二节 都市报从业人员的状态和心态
  • 一、一位离职记者眼中的四条“出路”
  • 二、一位在职编辑认为的两大危险
  • 三、一位部门主任的压力与困惑
  • 第三节 都市报内容的分析与解读
  • 一、都市报内容分析结果
  • 二、都市报内容分析解读
  • 第三章都市报转型的路径依赖与行政推动
  • 第一节 报人眼中的报纸转型
  • 第二节 价值稀释背后的路径依赖
  • 一、政策制定者的矛盾心态
  • 二、效率优先制度体系的过时
  • 三、既得利益群体和观念上的迟滞
  • 第三节 科层制组织的壁垒
  • 一、科层制的缺陷
  • 二、科层制对转型的影响
  • 第四节 媒介融合的冲动与冷静
  • 一、行政推动的隐忧
  • 二、融合的“技术陷阱”
  • 三、媒体分化将长期存在
  • 第四章国外报纸转型的实践及启示
  • 第一节 美、欧、日报纸转型概览
  • 一、灵活化编辑部:以用户需求为指针
  • 二、开放化内容:构建与用户的新型关系
  • 三、多样化渠道:拓展受众到达
  • 四、分众化服务:经营用户社区
  • 第二节 转型之路背后的影响因素
  • 一、美国报纸转型采取的“数字优先”战略
  • 二、英国报纸转型的采取“数字第一”战略
  • 三、日本报纸转型的“服务用户”战略
  • 第三节 中国都市报转型的实践与反思
  • 一、中国国情下的报纸转型
  • 二、国外报纸转型经验的反思
  • 三、我国报纸的转型策略
  • 第五章服务用户:都市报转型的顶层设计
  • 第一节 新闻业的重塑
  • 一、新闻权力从中心化到拓扑式的构建
  • 二、信息产品从以新闻为主转向新闻与生活服务并重
  • 三、行业定位从话语权争夺和利润并重转向话语协商和公共服务
  • 第二节 都市报转型的变迁趋势
  • 一、回归家庭:存在空间、时间、场景的变迁趋势
  • 二、“圈对圈”:用户关系的重构方向
  • 三、公共机构:都市报的重新定位
  • 第三节 转型的组织结构、考核制度与人才使用
  • 一、组织结构变革
  • 二、考核制度变革和人才使用转向
  • 第六章 强化关系:都市报转型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社区化思维
  • 一、社区与都市报价值
  • 二、沿社区化方向打造“纸、网、站”生态圈
  • 三、社区服务站的核心作用
  • 第二节 内容转型
  • 一、内容重构方向
  • 二、内容转型路径
  • 第三节 实体服务
  • 一、服务实体化
  • 二、服务日常化
  • 三、服务精准化
  • 第四节 渠道下沉
  • 一、都市报的母报和地方版
  • 二、社区报的偏离与纠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