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六种精神科急诊病例,探索人类共通情绪。

内容简介

卡尔·戴瑟罗思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神经科学界的明星,他在光遗传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已经获得除诺贝尔奖以外几乎所有的重要科学奖项。

本书是戴瑟罗思的作品,他从光遗传学技术及相关研究入手,围绕某个人和某种精神方面的疾病(边缘型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痴呆症和厌食症等)展开,讲述了一个个作者亲历的真实且生动的故事,为读者展现了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

本书描述的个例精妙地拼凑出我们所处的“共病时代”——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滑向抑郁,变得或悲伤,或沉重,变得支离破碎。当科学与艺术结合在一起,跨越时间与地域的时代脉络被清晰呈现,最终拨开我们心灵的迷雾,以达自我疗愈。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光辉的道路
  • 前言
  • 第一章 抑郁症
  • 第二章 躁狂症
  • 第三章 边缘型人格障碍
  • 第四章 精神分裂症
  • 第五章 厌食症
  • 第六章 痴呆症
  • 后记
  • 鸣谢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共病时代的反思

    作者戴瑟罗思在书中巧妙地将光遗传学这一前沿科技与精神病学案例相结合。光遗传学技术通过光刺激调控神经元活动,为治疗精神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例如,书中提到躁狂症患者亚历山大,通过光遗传学技术调节大脑异常活动,帮助他在情绪波动中找到平衡。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展示了科学的进步,也让我感受到科技对患者生活的深远影响。书中通过六个章节,分别探讨了抑郁症、躁狂症、边缘型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厌食症和痴呆症等精神疾病。每个章节都以真实病例为基础,展现了患者从痛苦到治愈的历程。例如,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亨利的故事,描述了他情绪如过山车般的波动,以及通过治疗逐渐学会管理情绪的过程。这些故事不仅让我們读者了解疾病的症状,更让人感受到患者的挣扎与希望。作者在书中提出了 “共病时代” 的概念,指出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地陷入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他通过病例分析,呼吁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给予更多理解与关怀。书中不仅探讨了疾病的医学机制,还从哲学和道德层面反思了人类情感的本质,引导我們去思考如何面对自己和他人的精神困境。作者不仅是一位科学家,更是一位深具人文关怀的作家。他在书中引用了文学名著,如詹姆斯・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将科学与艺术结合,赋予冰冷的科学概念以温暖的情感。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使得复杂的神经科学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同时也让我們能感受到作者对患者的深切同情与尊重。精神疾病并非不可战胜,科学与人文的结合可以为患者带来光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神经生理,有时候会觉得恐惧,如果人类的所有情感和行为,一个电刺激就能实现或改变,想想觉得无趣,也觉得恐惧。但人类的天性,一定是去探索未知,一定会最终走到那一步。就像很多事,明知道结局,但并不能让你放弃努力,只会一步步走进那命定的结局,我们却叫它:宿命。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