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7千字
字数
2020-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汽车产业碳中和发展战略:2028年碳达峰、2050年近零排放、2060实现碳中和。
内容简介
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一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于我国汽车产业的低碳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和相关产业发展,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立足于此,本年度报告以“面向2060的中国汽车产业碳中和发展战略”为研究主题,对汽车产业碳中和的意义、实现路径与政策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分析,并提出了我国汽车产业面向2060年碳中和的“三步走”发展战略:2028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近零排放、2060实现碳中和。
目录
- 版权信息
- 汽车蓝皮书编委会
- 序 加快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 摘要
- Abstract
- Ⅰ 总报告
- B.1 新目标、新思路、新任务:中国汽车产业的低碳发展路径
- 一 百年大变局背景下,构建清洁美丽世界长期趋势不可逆
- 二 重点领域道路交通碳减排需求持续升温
- 三 主要国家和领先企业的碳中和行动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 四 我国汽车产业低碳发展成效显著
- 五 健全的机制和方法协同推进,构建2060年汽车产业碳中和目标
- 六 汽车产业碳减排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
- B.2 产业变革一触即发,疫情不改长期趋势——2019~2020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
- 一 汽车产业正处于周期性下行和趋势性变革叠加交汇期
- 二 疫情带来短期剧烈影响,市场显示出强大韧性并恢复性增长
- 三 新能源汽车财税政策撬动效应减弱,技术回归市场本质
- 四 智能网联汽车示范测试纷纷落地,PA级自动驾驶技术加速普及
- 五 智能共享出行稳步发展,成为汽车制造商服务化转型的新支柱
- 六 “抱团合作”成为企业应对技术变革和市场调整的共同选择
- 七 低碳加严、准入宽松、加快开放成为新时期汽车政策主基调
- Ⅱ 主题研究——面向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中国汽车产业低碳发展道路
- B.3 全球篇——汽车产业迈向碳中和目标是大势所趋
- 一 对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历程的简要总结
- 二 汽车产业实现碳中和目标任重道远
- 三 携手构建更加清洁美丽世界的长期趋势不会逆转
- B.4 国内篇——国家减排承诺倒逼汽车产业实现碳中和
- 一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与减排行动
- 二 复杂国际环境与时代背景下中国减排形势分析
- 三 交通运输部门能源利用与碳排放趋势特征
- 四 中国道路交通碳排放与汽车节能减排政策
- B.5 现状篇——中国汽车产业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 一 中国碳排放总量与道路交通碳排放现状
- 二 汽车碳排放的典型影响因素分析
- 三 中国汽车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 B.6 愿景篇——以“三步走”战略逐步实现2060年汽车产业碳中和发展目标
- 一 中国汽车产业碳减排评估分析
- 二 汽车产业碳减排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
- 三 中国道路交通碳减排愿景
- B.7 借鉴篇——主要汽车市场的低碳发展政策带来新启示
- 一 能耗管理与相关税制促进汽车产业低碳化转型
- 二 零排放汽车积分交易机制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 三 碳管理机制下的交通领域低碳发展新思考
- 四 全球各国积极推动汽车电动化战略与实践
- 五 典型企业积极推动产业低碳发展布局
- B.8 政策篇——建立健全统筹兼顾、审慎包容的汽车产业低碳发展政策体系
- 一 总体思路和主要原则
- 二 国内已有多地对汽车产业低碳发展进行了探索,可在全国推广试点
- 三 推动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重点路径
- 四 政策建议
- Ⅲ 附录
- B.9 附录一 汽车产业相关统计数据
- 产销量及保有量
- 经济效益
- 进出口、对外投资等
- 人员、研发及相关产业等
- 世界汽车工业
- B.10 附录二 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发布或开始实施的部分汽车政策法规
- 皮书数据库
- 基本子库
- 法律声明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