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唯书信体小说,著名翻译家罗大冈译著。

内容简介

《波斯人信札》问世于一七二一年,是孟德斯鸠惟一的一部文学作品,由一百六十封书信组成。

郁斯贝克和黎伽两个波斯人在游历欧洲,特别是游历法国期间,与波斯国内的人通信,与少数侨居国外的波斯人和外交官通信,两个人不在一起时也会相互通信。

信中有对当时法国社会的细致的观察和犀利的批判,对流血、肉欲和死亡的描绘,黑白阉奴与后房被囚妻妾的对话,以及身处异国他乡的主人的绵绵情话等。

在政治问题上,孟德斯鸠编著的《波斯人信札》联系时事,大胆指摘与批评法国烜赫一时的“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封建专制,由此,本书迅速受到了民众的欢迎。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中国翻译家译丛”顾问委员会
  • 译者序
  • 作者序
  • 信一 郁斯贝克寄友人吕斯当
  • 信二 郁斯贝克寄黑阉奴总管
  • 信三 莎嬉寄郁斯贝克
  • 信四 赛菲丝寄郁斯贝克
  • 信五 吕斯当寄郁斯贝克
  • 信六 郁斯贝克寄友人耐熙
  • 信七 法蒂玛寄郁斯贝克
  • 信八 郁斯贝克寄友人吕斯当
  • 信九 阉奴总管寄伊璧
  • 信十 米尔扎寄友人郁斯贝克
  • 信十一 郁斯贝克寄米尔扎
  • 信十二 郁斯贝克寄米尔扎
  • 信十三 郁斯贝克寄米尔扎
  • 信十四 郁斯贝克寄米尔扎
  • 信十五 黑阉奴总管寄黑阉奴亚隆
  • 信十六 郁斯贝克寄三墓守者毛拉麦哈迈德·阿里
  • 信十七 郁斯贝克寄麦哈迈德·阿里
  • 信十八 先知的侍者麦哈迈德·阿里寄郁斯贝克
  • 信十九 郁斯贝克寄友人吕斯当
  • 信二十 郁斯贝克寄妻莎嬉
  • 信二十一 郁斯贝克寄白阉奴总管
  • 信二十二 亚隆寄阉奴总管
  • 信二十三 郁斯贝克寄友人伊邦
  • 信二十四 黎伽寄伊邦
  • 信二十五 郁斯贝克寄伊邦
  • 信二十六 郁斯贝克寄洛克莎娜
  • 信二十七 郁斯贝克寄耐熙
  • 信二十八 黎伽寄×××
  • 信二十九 黎伽寄伊邦
  • 信三十 黎伽寄伊邦
  • 信三十一 磊迭寄郁斯贝克
  • 信三十二 黎伽寄×××
  • 信三十三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三十四 黎伽寄伊邦
  • 信三十五 郁斯贝克寄大不里士宏明修道院托钵僧仁希德表兄
  • 信三十六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三十七 郁斯贝克寄伊邦
  • 信三十八 黎伽寄伊邦
  • 信三十九 哈奇·易毕寄改信伊斯兰教的犹太人彭·约如哀
  • 信四十 郁斯贝克寄伊邦
  • 信四十一 黑阉奴总管寄郁斯贝克
  • 信四十二 法仑寄尊严的主人郁斯贝克
  • 信四十三 郁斯贝克寄法仑
  • 信四十四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四十五 黎伽寄郁斯贝克
  • 信四十六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四十七 莎嬉寄郁斯贝克
  • 信四十八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四十九 黎伽寄郁斯贝克
  • 信五十 黎伽寄×××
  • 信五十一 波斯驻莫斯科维亚使臣纳拱寄郁斯贝克
  • 信五十二 黎伽寄郁斯贝克
  • 信五十三 塞丽丝寄郁斯贝克
  • 信五十四 黎伽寄郁斯贝克
  • 信五十五 黎伽寄伊邦
  • 信五十六 郁斯贝克寄伊邦
  • 信五十七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五十八 黎伽寄磊迭
  • 信五十九 黎伽寄郁斯贝克
  • 信六十 郁斯贝克寄伊邦
  • 信六十一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六十二 塞丽丝寄郁斯贝克
  • 信六十三 黎伽寄郁斯贝克
  • 信六十四 黑阉奴总管寄郁斯贝克
  • 信六十五 郁斯贝克寄伊斯巴汗他家后房的妇女
  • 信六十六 黎伽寄×××
  • 信六十七 伊邦寄郁斯贝克
  • 信六十八 黎伽寄郁斯贝克
  • 信六十九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七十 塞丽丝寄郁斯贝克
  • 信七十一 郁斯贝克寄塞丽丝
  • 信七十二 黎伽寄郁斯贝克
  • 信七十三 黎伽寄×××
  • 信七十四 郁斯贝克寄黎伽
  • 信七十五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七十六 郁斯贝克寄友人伊邦
  • 信七十七 伊邦寄郁斯贝克
  • 信七十八 黎伽寄郁斯贝克
  • 信七十九 阉奴总管寄郁斯贝克
  • 信八十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八十一 波斯驻莫斯科维亚使臣纳拱寄郁斯贝克
  • 信八十二 黎伽寄伊邦
  • 信八十三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八十四 黎伽寄×××
  • 信八十五 郁斯贝克寄米尔扎
  • 信八十六 黎伽寄×××
  • 信八十七 黎伽寄×××
  • 信八十八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八十九 郁斯贝克寄伊邦
  • 信九十 郁斯贝克寄伊邦
  • 信九十一 郁斯贝克寄吕斯当
  • 信九十二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九十三 郁斯贝克寄其兄,加斯坂修道院的尚通
  • 信九十四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九十五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九十六 阉奴总管寄郁斯贝克
  • 信九十七 郁斯贝克寄甲隆山上的修道士哈善
  • 信九十八 郁斯贝克寄伊邦
  • 信九十九 黎伽寄磊迭
  • 信一〇〇 黎伽寄磊迭
  • 信一〇一 郁斯贝克寄×××
  • 信一〇二 郁斯贝克寄伊邦
  • 信一〇三 郁斯贝克寄伊邦
  • 信一〇四 郁斯贝克寄伊邦
  • 信一〇五 磊迭寄郁斯贝克
  • 信一〇六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一〇七 黎伽寄伊邦
  • 信一〇八 郁斯贝克寄×××
  • 信一〇九 黎伽寄×××
  • 信一一〇 黎伽寄×××
  • 信一一一 郁斯贝克寄×××
  • 信一一二 磊迭寄郁斯贝克
  • 信一一三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一一四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一一五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一一六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一一七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一一八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一一九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一二〇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一二一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一二二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一二三 郁斯贝克寄三墓守者毛拉麦哈迈德·阿里
  • 信一二四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一二五 黎伽寄×××
  • 信一二六 黎伽寄郁斯贝克
  • 信一二七 黎伽寄伊邦
  • 信一二八 黎伽寄郁斯贝克
  • 信一二九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一三〇 黎伽寄×××
  • 信一三一 磊迭寄黎伽
  • 信一三二 黎伽寄×××
  • 信一三三 黎伽寄×××
  • 信一三四 黎伽寄×××
  • 信一三五 黎伽寄×××
  • 信一三六 黎伽寄×××
  • 信一三七 黎伽寄×××
  • 信一三八 黎伽寄伊邦
  • 信一三九 黎伽寄伊邦
  • 信一四〇 黎伽寄郁斯贝克
  • 信一四一 黎伽寄郁斯贝克
  • 信一四二 黎伽寄郁斯贝克
  • 信一四三 黎伽寄里窝那犹太医师纳撒尼尔·雷维
  • 信一四四 郁斯贝克寄黎伽
  • 信一四五 郁斯贝克寄磊迭
  • 信一四六 阉奴总管寄郁斯贝克
  • 信一四七 郁斯贝克寄阉奴总管
  • 信一四八 那尔锡寄郁斯贝克
  • 信一四九 郁斯贝克寄那尔锡
  • 信一五〇 索林姆寄郁斯贝克
  • 信一五一 那尔锡寄郁斯贝克
  • 信一五二 郁斯贝克寄索林姆
  • 信一五三 郁斯贝克寄后房妇人
  • 信一五四 郁斯贝克寄耐熙
  • 信一五五 洛克莎娜寄郁斯贝克
  • 信一五六 莎嬉寄郁斯贝克
  • 信一五七 塞丽丝寄郁斯贝克
  • 信一五八 索林姆寄郁斯贝克
  • 信一五九 索林姆寄郁斯贝克
  • 信一六〇 洛克莎娜寄郁斯贝克
  • 附录一 信札残稿
  • 郁斯贝克寄×××
  • 续穴居人故事
  • 附录二 关于《波斯人信札》
  • 关于《波斯人信札》的几点感想
  • 关于《波斯人信札》
  • 《波斯人信札》解辩
  • “中国翻译家译丛”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于现代社会的问题,孟德斯鸠在书中给出的只是讨论,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你能感觉到,尽管孟德斯鸠洞察到了现代社会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但是他仍然审慎地支持现代性。在他看来,科学、艺术、商业这些现代因素,虽然不乏弊端,但总体而言还是更好地是保障了人的自然情感和利益。在他看来,当时与现代商业和自由最适应的政体,就是正在英国出现的披着君主制外衣的自由商业共和国。所以,在孟德斯鸠看来,英国当时的这一自由商业共和国,维护了人的自然情感和利益,代表了人类的未来。但孟德斯鸠并不因此认为所有的国家都应该发动革命、实现这一政体,而是应该根据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民情,寻找自己的道路,并尽可能逐步让自己的政体能够容纳自由和商业,甚至转化为自由商业共和国。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的主人公名叫郁斯贝克,是波斯的一名大臣。他因为正直敢言在朝廷中受到排斥,不得不从官场退隐,以研究为名隐居家中。后来,他为了逃避政敌进一步迫害,又以探索知识为由,和自己的朋友里加离开波斯,前往法国游历。郁斯贝克和朋友里加两个人一起在法国旅居长达十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们同祖国的家人和朋友相互通信,内容涵盖了法国和波斯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不过,虽然人在法国游历,郁斯贝克仍然忘不了自己在波斯的家里后院里的妻妾,最后,远在法国的郁斯贝克无法摆脱自己对妻妾的统治欲和嫉妒心,放弃了启蒙之旅,回到家乡继续当土皇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波斯人的信札》

        这本书的主人公名叫郁斯贝克,是波斯的一名大臣。他因为正直敢言在朝廷中受到排斥,不得不从官场退隐,以研究为名隐居家中。后来,他为了逃避政敌进一步迫害,又以探索知识为由,和自己的朋友里加离开波斯,前往法国游历。郁斯贝克和朋友里加两个人一起在法国旅居长达十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们同祖国的家人和朋友相互通信,内容涵盖了法国和波斯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不过,虽然人在法国游历,郁斯贝克仍然忘不了自己在波斯的家里后院里的妻妾,最后,远在法国的郁斯贝克无法摆脱自己对妻妾的统治欲和嫉妒心,放弃了启蒙之旅,回到家乡继续当土皇帝。核心内容孟德斯鸠写《波斯人的信札》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想为处于绝对君主制统治的法国找一条出路。孟德斯鸠首先借小说中波斯后院的故事,讲述了波斯专制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其次他比较了西方的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与波斯专制政体之间的区别,提出西方的君主政体不可能再回到古典的共和政体,但有可能堕落成为专制政体。所以,法国应该致力于维护君主政体的宽和与自由。同时,当时的法国正在变化成为现代社会,出现了科学、艺术、商业等等现代因素。现代社会虽然不乏弊端,但总体而言是更好地保障了人的自然情感和利益。法国人也需要看到,英国式的君主制外衣的自由商业共和国可能更适合人类的未来。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