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梳理华为无线通信技术、核心网技术、光传输与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脉络,回顾华为芯片和操作系统的起源和成长。

内容简介

华为公司作为中国科技企业的代表,其发展历程是中国或者全球信息通信科技发展的缩影。

在本书中,你将会领略通信行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和惊心动魄的商业竞争,并从中领会到,企业只有满足老百姓的普遍需求,才能奠定成功的基石。

在本书中,通信行业老兵、华为早期员工戴辉,作为众多关键事件的经历者,梳理了华为无线通信技术、核心网技术、光传输与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脉络,也回顾了华为芯片和操作系统的起源和成长。

本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不管你是电子信息科技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还是对现代科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从华为以及中国通信科技奇迹般崛起的故事中得到启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 容 提 要
  • 前言
  • 第一篇 华为移动通信技术创新与市场博弈
  • 第1章 GSM提升人类文明水平,中国产业崛起
  • 移动通信的起源
  • 中国市场选择了GSM,是改变世界的关键
  • 华为率先走出了3G迷雾,大干GSM
  • CDMA为什么输给了GSM
  • 光传输助攻2G
  • GSM大大推动了全人类文明的发展
  • GSM带动了中国手机和芯片的发展
  • 为什么3G如此煎熬
  • WiMAX与LTE的世纪大战
  • TD-LTE给中国参与制定4G标准带来宝贵机会
  • 第2章 无线“农话”,初尝胜利滋味
  • 华为初立无线研发部
  • 服务乡村,诞生ETS450“农村大哥大”
  • 1998年救灾,ETS 450绽放光芒
  • CDMA450,迈向数字制式
  • 第3章 突破GSM技术,开启华为的远征
  • 远征起点
  • 西方公司积极行动,对华为围追堵截
  • 福建GSM项目,远征的终点
  • 第4章 GSM增值业务爆发式成长
  • 神州行预付费业务大爆发
  • 短消息业务崛起
  • 腾讯、新浪等互联网企业“绝处逢生”
  • 第5章 GSM基站转战偏远农村
  • GSM深入偏远农村
  • 第6章 无线市话一再失败
  • 第7章 CDMA再受挫
  • 第8章 GSM走向海外,初获成功,随后面临巨大压力
  • 海外首个千万美元项目,开创GSM新纪元
  • “新丝绸之路”
  • 从印度出发,开启与摩托罗拉合作的灿烂历程
  • 华为在东南亚市场的突破
  • 非洲GSM市场,在跨国运营商MTN上获得突破
  • 中东和北非的GSM突破
  • 拉丁美洲的GSM突破
  • 移动国际行销部荣获总裁奖
  • 海外需求推动了GSM的研发
  • 压力接踵而来
  • 第9章 3G的艰难突破
  • 3G在迪拜与中国香港起步
  • 3G分布式基站创新使得全球基站的结构从此改变
  • 欧洲抢滩失败,被赶下海
  • 徐文伟去欧洲
  • 沃达丰3G抢滩成功
  • 拓展商业模式
  • 第10章 戴辉孤身拓展马尼拉GSM项目成为转折点
  • 全球都为3G所吸引,认为GSM(2G)会迅速消亡
  • 建立超高密度城区的网络规划能力
  • 华为后续在菲律宾市场签订了超大型合同
  • 中国公司不同的重点产品策略
  • 第11章 华为下决心努力拓展海外GSM市场
  • 世界集体误判,华为率先冲出
  • 拉丁美洲转网机会
  • 中东和北非的新网机会
  • Turnkey工程能力的极大提升
  • 在印度市场寻找低成本交付模式
  • 内部产品线调整,核心网与无线分开
  • 聚焦国际运营商与高价值运营商,创造新商业模式
  • 第12章 GSM与3G融合SingleRAN大突破
  • 双密度基站大幅降低GSM基站成本
  • 华为在全球率先实现多载波技术
  • 华为以SingleRAN技术超越对手,并在德国市场率先取得巨大成功
  • 欧洲移动市场的三大突破
  • 2008年余承东接班欧洲市场
  • 第13章 2007年,华为大规模开拓国内市场
  • 成都整网GSM搬迁项目
  • 大规模进入三大运营商的2G网络
  • 汶川救灾
  • 登上珠峰
  • 第14章 中国发放3G牌照,中国移动强推TD-SCDMA
  • 中国的3G牌照发得很晚,对民族产业很有帮助
  • 3G找到了盈利模式
  • 中国发放3G牌照,改变了整个电信格局
  • 华为和中兴差距的由来
  • 第15章 几次金融危机成就了华为
  •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日本设备商的衰落
  • 泡沫破灭,西方运营商和供应商陷入危机
  • 西方公司合并
  • 第16章 华为大力参与4G研发
  • 4G放量增长
  • 华为参与4.5G标准的制定
  • 华为专利与标准经验
  • 4G及之前,中国通信业与美国互联网业战略合作
  • 第17章 华为的5G与6G
  • 5G的标准和专利博弈,华为进入核心
  • 和土耳其阿勒坎教授合作Polar码
  • 从3G的多年煎熬中汲取教训,5G的投资回报大大改善
  • 3G/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 5G推动手机和芯片业的发展
  • OpenRAN会使主流5G厂家相互竞争吗
  • 5G+ABCD
  • 第18章 如何面对全球挑战
  • 中国大建5G,缓解了华为第一次受限
  • 新冠疫情让华为第二轮受限
  • 合作制定5G标准,华为与高通达成协议
  • 6G开启
  • 第二篇 华为核心网的六生六世
  • 第19章 一步到位,中国引入先进数字程控技术
  • 两件大事改变了中国电信的历史
  • 第20章 国产程控交换机群体突破
  • 用市场换技术
  • 第21章 从代理到自研,华为的第一桶金
  • 香港的电信创新
  • 华为被迫开始自研
  • 立项开发HJD48
  • 华为第一颗芯片在徐文伟手上诞生
  • 第22章 华为的踏脚石——JK1000程控交换机
  • 用小投入,进入电信局用交换机大市场
  • 第一套操作系统与工业级主控板研制成功,开创新时代
  • 在一年多的窗口期,赢得了第二桶金
  • 水平不够,服务来凑
  • 第23章 做到极致的数字窄带交换机
  • 平行开发,逐步推进
  • 自研数字程控交换机
  • 万门机是道大坎,中国出现了“巨大金中华”
  • 借助新业务,华为进入大城市
  • 和上海贝尔开战,在接入网市场获得巨大战略胜利
  • 群雄迭起,人才成为核心竞争力
  • 信令转接点(STP)获得巨大成功
  • C&C08 iNET—“地表最强”窄带数字程控交换机
  • GSM移动交换系统迅猛突破
  • IPD的一个教训
  • 第24章 全面IP宽带化,先抑后扬软交换
  • 中国电信NGN惨败,IP软交换架构绝处逢生
  • 移动通信也用上了软交换技术
  • 从卖货到授权,商业模式发生变革
  • 固定交换与移动交换侧合并成核心网
  • 中国电信与华为的情谊
  • 第25章 IT与CT融合,率先实现IMS架构
  • CPCI和ATCA硬件平台
  • 第26章 云化——软件和硬件彻底解耦
  • IT和CT融合,成为ICT
  • 5G核心网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 第27章 华为操作系统演绎
  • 自研JK 1000,开创操作系统
  • C&C08继承并发展了JK 1000
  • C&C08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 云计算操作系统Fusion Sphere
  • 服务器操作系统EulerOS
  • 物联网嵌入式操作系统LiteOS
  • 鸿蒙操作系统
  • 第三篇 华为光传输和数据通信的自我超越
  • 第28章 光传输的意义
  • 第29章 “光纤之父”高锟
  • 第30章 中国光传输事业的起步
  • 第31章 华为光传输的起步:SDH
  • 第32章 从2.5Gbit/s到10Gbit/s
  • 第33章 光传输撬开海外市场大门
  • 第34章 技术突破,传输距离越来越远
  • 第35章 光传输芯片的开发,大大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 第36章 移动时代,引领全球光传输的发展
  • 第37章 华为进入光芯片制造领域
  • 第38章 北电光传输的没落
  • 第39章 海缆业务成功出售
  • 华为海洋出售给了亨通光电
  • 第40章 IP微波业务弯道超车
  • 第41章 光传输与IP结合
  • 第42章 CERNET开启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
  • 第43章 华为数据通信业务的起步
  • 研发数据通信,同时做ATM和IP
  • ATM开发有贡献
  • ATM和IP进行竞争
  • 第44章 ICT领域黑马频出
  • 第45章 华为企业BG的成立与突破
  • 数据通信取得市场突破
  • 华为率先推出基于NP的敏捷交换技术
  • SDN的挑战与机遇
  • 第46章 物联网与连接卫星实现“全连接”
  • 中国物联网其实起源于很久以前
  • 华为以华为园区为客户,发展出物联网业务
  • 从智慧园区又扩展到了智慧城市
  • 适配卫星通信补齐“全联接”的最后一环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6个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