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3千字
                       字数
                        2021-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在文学理论思潮中,巴赫金是一座无法绕开的高峰,其理论成为20世纪人类重要的思想财富被人津津乐道。
内容简介
人们不仅惊异于其文论话语的独特、思维方式的怪异,还惊喜地发现无论哪家哪派,几乎都可从他那里找到思想的共鸣点。
理解巴赫金,也便成为进入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思维迷宫、破解全球化格局中不同民族国家文学理论相互影响和接受、变形与新生之谜的一把钥匙。
研究巴赫金对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影响问题,还可以更好地反观中国学界对巴赫金理论(进而也包括对所有外国文学理论)的接受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 导论 西方文学理论中四处游荡的巴赫金幽灵
 - 一 无处不在却难以定位:问题意识的形成
 - 二 “西方文论”及其“受影响度”:接受语境的素描
 - 三 文论影响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四 时空转换:巴赫金形象变迁及其影响轨迹
 - 第一章 克里斯蒂娃接受巴赫金思想的多元逻辑
 - 一 问题的提出:始于且仅止于互文性吗
 - 二 复调、对话和狂欢:《巴赫金:词语、对话和小说》中的巴赫金形象
 - 三 意识形态素和超语言装置:《封闭的文本》中的巴赫金因素
 - 四 异质性的众声喧哗: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克里斯蒂娃学术中的巴赫金影响
 - 第二章 托多洛夫接受巴赫金思想的对话原则
 - 一 巴赫金接受史中的托多洛夫现象
 - 二 体裁历史诗学:巴赫金的结构主义形象
 - 三 超越文学:托多洛夫的对话主义转向
 - 第三章 当代文化批评理论中的狂欢话语
 - 一 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巴赫金小组”对伯明翰学派的影响
 - 二 当代文化批评中的狂欢化理论
 -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的双重征用
 - 第四章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对话、身体与狂欢
 - 一 对话主义与女性主义批评立场和方法的转向
 - 二 女性身体写作中的杂语和笑谑
 - 三 女性怪诞、疯女和精神病院时空体
 - 第五章 当代小说叙事理论与巴赫金的同声合唱
 - 一 小说修辞及其伦理:韦恩·布斯与巴赫金的殊途
 - 二 从小说修辞到小说伦理:韦恩·布斯与巴赫金的同质共鸣
 - 三 当代小说叙事理论:巴赫金和韦恩·布斯的共同影响
 - 余论 审美交往理论:从马克思到巴赫金
 - 一 马克思恩格斯交往思想及其当代发展
 - 二 引入马克思主义:巴赫金的审美交往理论
 - 三 审美交往的特点及其所讨论的主要问题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在与巴赫金对话的长远时间里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