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的专著,它打通了建筑规划与历史文化两个不同的领域,展现了城市所具有的多个维度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启发我们认识并理解城市存在的意义。

内容简介

城市里的空间具有何种意义?城市里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多事情?据统计,世界全部人口的一半以上都集中在城市里。从亚洲的代表性城市北京、东京和首尔,到欧洲的象征巴黎和伦敦,再到美国历史的“活证人”芝加哥,“城市化”已然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

韩国城市史学会召集了韩国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旨在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文笔向读者讲授世界各主要城市的起源、发展、空间结构、社会问题、城市文化、城市形象的演变历史,引导读者从物质和精神层面探索城市存在的意义,以及城市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希望本书能成为你了解并参与城市建设活动的良好契机,为中国当下的城市化进程提供借鉴和思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主编序
  • 序言 闲谈世界城市文化
  • 第一章 首尔,从隐者的古都到国际化城市
  • 21世纪,对未来城市的展望
  • 汉阳,首都的诞生
  • 朝鲜王朝后期首尔的变化
  • 皇城的开化
  • 京城,殖民统治下的近代首尔
  • “汉江奇迹”与江南开发
  • 高速增长的副产物,“公寓共和国”
  • 依附在怪物身上的古都灵魂
  • 第二章 东京,近代天皇的空间
  • 现代日本的迁都论
  • 德川幕府将军的空间,江户
  • 幕末维新期的迁都论
  • 近代天皇的空间
  • 1945年的战败与东京
  • 第三章 大阪,超越东京走向东北亚中心的城市
  • 关西的中心城市
  • 从“难波”到大阪
  • 大阪的再建与经济繁荣
  • 通过明治维新走向近代城市化
  • 大阪市长关一与天守阁的重建
  • 战后的新飞跃
  • 第四章 北京,从皇帝宫廷到市民广场的城市
  • 北京城的历史背景
  • 城市管理与城市环境的变化
  • 四合院与天桥的城市文化
  • 对新的空间政治与城市文化的期待
  • 第五章 上海,现代中国对城市建设的尝试
  • 旧城传统
  • 租界与现代城市尝试
  • “阿拉上海人”
  • 上海,中国指向太平洋的箭头
  • 第六章 伦敦,横跨两个世纪的风景
  • 从边防小站到中心城市
  • 塞缪尔·约翰逊的伦敦
  • 城市的膨胀
  • 地理上的两极化
  • 帝国城市与移民
  • 喜迎千禧年之际的伦敦
  • 第七章 巴黎,革命与艺术的城市
  • 走进巴黎城
  • 从古代到绝对专制王政的巴黎历史
  • 从革命城市到奥斯曼近代城市的重组
  • 文化艺术的城市,具有社会凝聚力的城市
  • 20世纪的五月神话与和谐城市
  • 第八章 柏林,从冷战的象征到欧洲的中心
  • 边防小镇与普鲁士的首都
  • 德国最大的城市
  • “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亚”的建设计划
  • 大屠杀留下的痕迹
  • 对柏林的封锁和空运行动
  • 柏林墙的修筑与拆除以及国家的统一
  • 柏林的城市风景
  • 第九章 圣彼得堡,历史与文化的复合文本
  • “圣彼得堡”名称的来历
  • 彼得大帝的城市
  • 面向欧洲打开的窗口
  • 彼得堡复合文本
  • 红色的十月
  • 列宁格勒永不陷落!
  • 重新回到圣彼得堡
  • 第十章 芝加哥,“最美国式”的城市
  • “最美国式”的城市
  • 城市的开拓与发展
  • 芝加哥屠宰产业、劳工问题
  • 新黑人的芝加哥
  • 现代芝加哥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