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期专题:水生信号处理和声纳技术·发展现状和展望。

内容简介

本期收录文章《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马铃薯产业科技扶贫实践》《水声信号处理和声呐技术· 发展现状和展望专题 序言》《我国水声换能器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机遇》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马铃薯产业科技扶贫实践
  • 科技体制改革要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鲶鱼效应”
  • 水声信号处理和声呐技术· 发展现状和展望专题 序言
  • 不忘初心,再创辉煌:声呐技术助推海洋强国梦
  • 水声目标探测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 我国水声换能器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机遇
  • 合成孔径声呐技术研究进展
  • 水声通信技术进展
  • 水声目标特征分析与识别技术
  • 极地水声信号处理研究
  • 深海声传播信道和目标被动定位研究现状
  • 海底观测网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 水声定位导航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 铸造强国重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规律探索与体系构建
  •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发展潜力大应予高度重视
  • 现代农业科技助力马铃薯产业精准扶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马铃薯产业科技扶贫实践与启示
  • 2018 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获奖团队
  • 深部矿产资源预测理论与应用
  • 空天地一体化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基带芯片研制及产业化应用
  • 农田生态学和长期试验示范引领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 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
  • 2018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简介
  • 征稿简则
  • 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回顾党百年辉煌历史,高瞻远瞩、举旗定向,让我心潮澎拜、倍感鼓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百年前的中国,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现在的中国已实现小康;百年前的中国经济衰败,如今的中国可以在疫情期间实现经济正增长,如今的中国令人瞩目。这百年间的进步,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带领和奋斗。如今,正是推动中国发展的新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要更加努力奋斗,发扬革命先辈的 “红色 " 精神,扬起时代风帆,去乘风破浪,描绘新中国的新蓝图!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水声信号处理和声呐技术

      水声信号处理和声呐技术・发展现状和展望专题 序言海洋是人类的摇篮,地球表面的 70% 以上被海洋所覆盖。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党的十八大已经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水声是人类迄今为止所知道的唯一能在海洋里远距离传播的能量形式。其他物理媒介,如可见光、电磁波、激光等在海水里传播时会很快衰减,无法传向远方。因此,声呐技术是获取、利用、处理海洋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声呐技术是一门发展迅速、需求推动力强大、应用前景异常广阔的学科。在声学领域的众多分支学科中,没有其他学科像水声学那样,其发展受着战争需求的推动。反过来,水声学的发展又为水下战武器装备的研制和创新注入活力。现代声呐的发明要早于雷达,但是公众对声呐的了解远远不如雷达,这是因为声呐在军事上主要用于对水面舰艇、潜艇的探测,近代则扩展到水下预警、反蛙人等,因而声呐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在民用领域,声呐技术是了解海面、水体、海底各种参数的重要手段,包括声速剖面、温盐深分布、海流、内波、中尺度涡、海底地貌 / 地形等。声呐设备还用于海底科学观测网、海底油气田勘探、海难救助、水下考古、海洋灾害预警等方面。在国家安全领域,声呐设备安装于各种不同的平台,包括水面舰艇、潜艇、直升机、无人 / 载人潜器、岸站、鱼雷、水雷等,发挥着信息收集、远程预警、目标定位和识别、导航、近程 / 远程武器引导等作用。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还不是海洋强国。发展声呐技术对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灾害预警以及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水声学的理论和技术是海洋开发和应用方面最重要的支撑力量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国防水声学的发展需要国家层面长周期的大投入,有一定风险。声呐技术的发展一方面要创新思维,坚持自力更生的道路,另一方面又要借鉴世界先进技术。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科学院院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的以战略与决策研究为主的科技智库类期刊,其定位为“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是中国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点媒体平台。该刊重点刊登两院院士和科学家就我国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的研究报告,以及对重要前沿及交叉学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的评述。以科学家深厚的科学积累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宏观战略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并更广泛、更有效地向社会和公众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