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用户推荐指数
                        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4千字
                       字数
                        2023-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驾驭复杂平台的深度思考,顶层架构设计的实践分享。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两部分。
第1部分包括5章50节,通过主题短文,在思想底蕴与思维认知、平台顶层 架构与核心能力、技术管理与分析决策方面,给读者提供丰富的工作锦囊,综合提升读者的技术掌 控力和布道力,精进方法论,使读者能快速成为一个通识全貌型人才,从容自如地驾驭中大型软件 平台方方面面的技术工作。
第2部分包括3章,提供20余幅技术方案图和架构设计的工作示意图, 以及常用工作台账示例,帮助读者进一步精通图形化表达方法,提升技术设计呈现能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序一 十年磨一剑
 - 序二 一本有故事有品位的IT书
 - 序三 大型软件系统驾驭之道
 - 推荐语
 - 前言
 - 第1部分 技术负责人的工作锦囊
 - 第1章 良好认知,成功钥匙
 - 1.1 为技术负责人画像
 - 1.2 技术分工细化之殇
 - 1.3 决策是平衡与取舍的艺术
 - 1.4 会有第五代架构吗
 - 1.5 简洁开明的领导风格
 - 1.6 平台思维和情绪管理
 - 1.7 提升架构设计严谨性
 - 1.8 问题并非出在技术上
 - 1.9 精明赢得公司汇报
 - 1.10 别指望每个人都认可架构
 - 1.11 一点规划胜过多次补救
 - 1.12 掌握禀赋,正确用人
 - 第2章 萃取精华,驾驭主题
 - 2.1 起个响亮的名称代号
 - 2.2 通用一致的专业术语
 - 2.3 制定全景路径
 - 2.4 聚焦边界抓主脉
 - 2.5 合理运用架构模式
 - 2.6 立起架构,递增部署
 - 2.7 打造数据堡垒
 - 2.8 有无兜底方式
 - 2.9 运行、维护保鲜
 - 2.10 技术白皮书
 - 2.11 再来几条技术锦囊
 - 第3章 平台视角,顶层设计
 - 3.1 分层总体架构
 - 3.2 交互关系设计
 - 3.3 数据架构设计
 - 3.4 工程技术架构
 - 3.5 流量分布设计
 - 3.6 应用部署设计
 - 3.7 系统通信设计
 - 3.8 应用安全架构
 - 3.9 日志体系设计
 - 第4章 核心能力,全景覆盖
 - 4.1 高可用体系设计
 - 4.2 应用高性能设计
 - 4.3 监控报警体系
 - 4.4 可用率和容量衡量
 - 4.5 并发性能衡量
 - 4.6 容灾模式设计
 - 4.7 分布式之无状态
 - 4.8 分布式之事务
 - 4.9 分布式之锁
 - 第5章 精进管理,磨练团队
 - 5.1 分配好团队体力
 - 5.2 立体化指标体系
 - 5.3 保持张力应对变化
 - 5.4 抓评审立基石
 - 5.5 流程及质量卡口
 - 5.6 交付效能评估
 - 5.7 坚守文档底线
 - 5.8 揪出那几类故障
 - 5.9 还有哪些管理妙计
 - 第2部分 技术图表材料实战解码
 - 第6章 简洁方案,直达问题域
 - 6.1 中心间运行关系
 - 6.2 对账处理逻辑
 - 6.3 系统环境迁移
 - 6.4 适配新老客户
 - 6.5 参与方间关系
 - 6.6 系统通信关系
 - 6.7 全局路线图
 - 第7章 架构设计,超强表现力
 - 7.1 分层架构示意图
 - 7.2 应用安全示意图
 - 7.3 交互流程设计示意图
 - 7.4 系统逻辑关系示意图
 - 7.5 应用系统部署示意图
 - 7.6 数据架构设计示意图
 - 7.7 系统功能框架示意图
 - 第8章 积累复用,多走捷径
 - 8.1 技术评审检查点
 - 8.2 上线与运行事件台账
 - 致谢
 - 后记 这是富有意义的尝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