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8.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0千字
字数
2025-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解读清末民初视觉文化,读懂图像中的社会变革。
内容简介
看客的目光跨越百年交汇于纸面,视觉研究手持隐秘钥匙,为我们开启了一座晚清民初的图像宝库:上海开埠庆典图像里的民族主义和政治博弈;女性形象在近代大众文化中的首次突围;民国画师平衡新与旧的美丽;报刊编辑开启对新娱乐的追求……
本书考察近代视觉文化中的具体问题,分析晚清民初文化交融背景下,大众文化中视觉符号的形成与变动。从《点石斋画报》到《时报·余兴》,从美女月份牌到时装仕女图,作者关注画报、广告、印刷、电影等媒介,回应视觉文化研究中谁在看、怎么看、看什么、什么东西可看等核心问题,期待与读者一起睁开眼睛,看见近代视觉文化中被“视而不见”的新变,思考过去与当下。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彩插
- 序言 “看客”的密钥
- 导言
- 一、视觉建构与社会心态
- 图像穿破历史:上海租界开埠五十年庆典组图的图像阐释
- 看街楼与女看客:视觉现代性视域下《点石斋画报》中的图像与性别
- 展示女罪:《点石斋画报》中女性犯罪图像的视觉特征与文化阐释
- 二、视觉消费与时尚变迁
- “点石”“飞影”:晚清画报从“时事”到“时尚”的图像传播新变
- 贩卖“美丽”:从报纸广告考察民初时装百美图的商品美学
- 画里真真:民国美女月份牌的“质感”
- 三、视觉实践与创作主体
- “看不见”的画家:民国时装仕女画家陈映霞评传
- 包天笑的“人设”:《时报·余兴》的编辑策略及其影响
- 凤凰之再生:田汉《风云儿女》对左翼创作理念的回应与突破
- 四、视觉技术与图像复制
- “落石”成金:清末民初照相石印的比较优势与本土出版
- 技术的星丛:民国初年多重图像印刷技术的媒介考古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色彩:晚清民初图像转印的色彩技艺与视觉转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