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反抗侵略,爆发大规模的民族独立运动的历程。

内容简介

1915年,甘地从南非回到祖国印度。为了本民族的尊严,他大力宣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运动中,甘地不幸被捕。当狱卒问他需要什么时,他提出只要“一辆纺车”。甘地真的能凭借小小的纺车带领印度人民取得斗争的胜利吗?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埃及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战后,以扎格鲁尔为首的埃及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领导人民进行反英运动。扎格鲁尔为民族独立而奋斗的目标最终会实现吗?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写在前面的话
  • 第一章 “圣雄”甘地与印度独立
  • “圣雄”甘地
  • 甘地回到印度
  • 独立运动爆发
  • 第二章 觉醒的中国
  •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 五四爱国运动
  • 第三章 土耳其的独立
  • 基马尔革命
  • 世俗化改革
  • 第四章 埃及与尼加拉瓜的抗争
  •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 桑地诺游击战争
  • 大事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戰後历史的转折与独立的代价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一个充满变革与权谋角逐的时代。這本漫畫将世界各地追求独立和现代化的历程娓娓道来,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对历史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和个人野心有了生動的窺視。书中首先讲述了甘地的故事。原来,这位以非暴力抗争闻名于世的领袖,不仅是一位坚定的民众运动策动者,还曾在英国接受正规法律教育,具备律师背景。他发起的 “食盐进军” 不仅是针对英国殖民统治下盐税垄断的直接挑战,更体现出他凭借理性与信念,唤起印度人民觉醒的智慧和胆识。这样一位既受过西方教育又深谙民族自决精髓的人物,让我对非暴力抗争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关于孙中山的部分,书中揭示了一个令我颇感意外的真相一一他的革命从来都未曾真正取得成功。在武昌起义期间,尽管孙中山身处海外,并未直接参与起义。那時清廷看情況不對,找來袁世凱,袁世凱的北洋軍一度打壓下革命軍。然而,清廷因对袁世凯日益增长的权势存有顾忌,就讓他撤軍了。袁世凯深知,若继续充当清廷的走狗,自己顶多只能沦为一介大臣,远远无法满足他对权力的渴求。于是,他展开了种种政治操作,跟孫中山談判,攬權叛變並迫使清廷退位。这一历史细节,让我深刻体会到,理想的革命在现实政治的角力中,往往会因各种妥协和权谋而变得支离破碎。书中关于奥斯曼帝国的篇章,则带我进入了一个昔日辉煌却逐渐走向衰落的帝国世界。面对内忧外患,奥斯曼帝国试图通过教育改革来挽回昔日荣光。他们努力将传统的伊斯兰教育与西方现代理念相结合,试图在传承与革新之间找到一条生存之路。虽然改革进程充满曲折,但那种奋起求变的精神仍然令人动容。在土耳其,基玛尔(即凯末尔)那场关键的改革无疑是全书中最为震撼的篇章之一。书中简明扼要地记述了一个决定性的事件:在风雨飘摇的旧体制中,基玛尔果断推翻了封建体系,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现代国家。正是在这一历史转折点上,土耳其彻底摆脱了传统宗教和封建桎梏,迈向了现代化的道路。基玛尔的果敢决断和高瞻远瞩,不仅为土耳其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后来许多国家改革的宝贵借鉴。埃及的独立历程则展示了一个长期处于英国殖民枷锁下的国家,如何在多重压力下逐步争取国家主权的艰辛道路。书中详细记录了埃及人民在政治风波与民间抗争中不断觉醒,最终在内外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撕裂了殖民统治的铁链,赢得了久违的独立与尊严。这段历程不仅体现了民族自决的力量,更让我看到了独立背后那无数牺牲和努力的真实面貌。最后,书中还提及了尼加拉瓜和加拿大两国各自独特的发展路径。尼加拉瓜的革命运动充满了底层民众为争取公平与自由的不懈斗争,那种从压迫中燃起的希望和力量令人印象深刻;而加拿大则以和平演变和成熟的民主制度,展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下,两国都以各自独到的方式实现了国家的进步和独立,为我们展示了多样化的民族命运。总体来说,这本书不仅让我收获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也促使我重新审视了那些看似光辉的独立运动背后,其实隐藏着复杂的权谋斗争与无奈妥协。每一个历史转折点都记录了人们对自由和现代化不懈追求的痕迹,而那背后的牺牲与现实,也为后人提供了深刻的反思与启示。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天地出版社·华夏盛轩

    北京华夏盛轩图书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8年08月18日,注册地址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群园三区3号楼7层,主要从事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资料编辑;版权贸易;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