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36千字
字数
2018-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圳改革开放40年:伟大历程、创新实践与中国经验
内容简介
深圳改革开放40年,是一个伟大国家的伟大而不平凡的变革历史的缩影,是一个国家、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大起来的辉煌历史实践。站在深圳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节点,不忘初心,重温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起点与国家转型的重大历史使命,回顾深圳改革创新的阶段历程及逻辑演变,本书从三大要素市场(劳动、资本、土地)、两大主体(国有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两大体制(开放型经济和行政体制改革)共七个层面出发,深度剖析深圳市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领域改革创新的实践探索及历史贡献。深圳市在建设以人为本的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沿着邓小平规划的以改革开放为宗旨创办经济特区的道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中国经验。继往开来走进新时代,深圳提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型城市发展目标,勇担中国现代化的命运与全球现代化的命运交汇点的新历史责任,唯有坚守改革创新精神,方能持续引领现代化。
目录
- 目录
- 第一篇 历史重托与改革历程
- 第一章 深圳:历史的重托
- 第一节 国家的视角:深圳改革创新的宏观背景
- 第二节 广东再开放:深圳改革创新的历史机遇
- 第三节 港澳的影响:深圳改革创新的外部借鉴
- 第四节 改革创新的起点: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置
- 第二章 深圳改革创新的历程
- 第一节 启动与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时期(1978—1992)
- 一 以市场为导向启动改革创新
- 二 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创新
- 三 邓小平两次视察深圳并给予高度评价
- 第二节 体制确立改革创新时期(1993—2002)
- 一 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 二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
- 三 率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第三节 推进科学改革创新时期(2003—2011)
- 一 新阶段,新挑战
- 二 推进科学改革和科学发展基本内容
- 三 经济特区初步实现科学发展
- 第四节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创新(2012—2018)
- 一 新时代改革背景
- 二 习近平视察深圳
- 三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重要领域的改革
- 四 全面深化社会体制重要领域的改革
- 五 十八大以来深圳改革创新成果总结
- 第二篇 改革实践与历史贡献
- 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改革
-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初建
- 一 用工制度改革
- 二 工资制度改革
- 三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 四 改革成效:率先建立劳动力市场
- 第二节 创造劳动力市场新优势
- 一 进一步完善用工制度
- 二 分配制度改革及完善社保体系
- 三 户籍制度改革
- 四 人才合理引进
- 五 改革成效:形成竞争协调的劳动力市场
- 第三节 科学面对新挑战
- 一 推进人才机制创新,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 二 开启户籍制度探索,推广积分入户制度
- 三 完善各项保险制度,率先实现“全民医保”
- 四 主动解决人民就业,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 五 评价与展望:劳动力市场国际化
- 第四章 资本市场改革创新
- 第一节 深圳资本市场萌芽
- 一 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
- 二 成立全国第一个外汇调节中心(1985)
- 三 创办第一家区域性股份制银行(1987)
- 第二节 深圳资本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 一 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 二 建立有色金属期货交易所
- 第三节 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探索
- 一 打造创业板
- 二 进一步发展科技金融
- 三 深港通正式开通
- 四 评价与展望: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第五章 土地市场改革
- 第一节 早期深圳土地改革探索
- 一 20世纪80年代:“用地生钱”创造改革的第一桶金
- 二 20世纪90年代:“统征”开始大规模地筹地
- 三 21世纪00年代:“统转”实现全部土地国有化
- 四 简评:确保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 第二节 新一轮深圳土地改革探索
- 一 背景:土地空间瓶颈
- 二 重要政策:六项政策
- 三 实践经验:五个创举
- 四 改革成效:助推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现代化建设
- 第三节 未来深圳土地改革探索
- 一 背景:城市转型发展挑战
- 二 改革方向: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以满足城市转型需求
- 三 2017年改革实践:强化土地公共服务属性
- 四 展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
- 第六章 国有企业改革
- 第一节 探索集中管理和发展国有资产
- 一 成立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
- 二 建立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 三 改革成效:政企职责分开
- 第二节 初涉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
- 一 第一部股份经济法规
- 二 现代企业制度第一次试点
- 三 改革成效: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新阶段
- 一 建立两层次监管运营体制
- 二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 三 国企改革创新发展
- 四 展望:面向开放、创新、市场化
- 第七章 创新创业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经济特区”与南方谈话助推创业
- 一 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蛇口工业园
- 二 我国内地第一个科技园区——深圳科技工业园
- 三 “三来一补”政策的发展提升
- 四 改革成效:培育出世界“五百强”企业
- 第二节 WTO下的新创业机遇
- 一 深圳研究机构的建立
- 二 深圳大学城成立
- 三 自主创新发展战略
- 四 改革成效: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
- 第三节 新时代下的创业浪潮
- 一 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二 建立特色学院与新型科研机构
- 三 南山众创模式
- 四 展望: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 第八章 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引进来”开放体制探索
- 一 创办蛇口工业区的改革探索
- 二 创办保税区的改革探索
- 第二节 “走出去”开放体制探索
- 一 背景:“走出去”的条件初步成熟
- 二 探索:成为城市重点发展战略
- 三 评价:国际市场接轨的急先锋
- 四 展望:“走出去”与创新中心建设互动
- 第三节 “国际化”开放体制探索
- 一 前海改革:从“深港现代服务合作区”到“自贸区”
- 二 湾区经济:从深圳湾区到粤港澳大湾区
- 第九章 行政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围绕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行政改革
- 一 去计划经济体制化的行政改革
- 二 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改革
- 第二节 提高城市竞争力的行政改革
- 一 “新特区时代”的行政体制改革概况
- 二 “新特区时代”行政体制改革的评价
- 第三节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行政改革
- 一 十八大以来的行政体制改革及成效
- 二 深圳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及展望
- 第三篇 继往开来、走进新时代
- 第十章 深圳改革创新成就
- 第一节 构建了竞争性的市场体制
- 一 面向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 二 联通国内外的劳动力市场
- 三 配置灵活的立体式土地市场
- 四 高效转化的技术创新市场
- 第二节 建立了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
- 一 鼓励创新支撑型文化
- 二 立体化双创政策体系
- 三 高效平等的政府服务
- 四 持续引领的国际平台
- 第十一章 新时代先行者
- 第一节 深圳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二 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成为世界增长极
- 三 深圳双重新使命:勇当改革和发展的先锋
- 第二节 深圳引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 一 实力特征:综合质量效益实力强大
- 二 富民特征: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 三 开放特征:拥抱世界文明交融共生
- 四 和谐特征: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
- 五 美丽特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第三节 迈向全球领先的新时代
- 一 以改革创新精神引领深圳发展新格局
- 二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 三 升级创新型特区模式,构建开放发展新局面
- 附录 1980—2017年深圳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增长情况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