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海洋史角度解读的明清历史,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明清史。

内容简介

《海与帝国 明清时代》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明清时代”一卷。作者生动地展示了海洋历史和明清时代五百年的历史,将明清这一对跨越中世到近世直到近代急剧变化的时代进行了严谨而深入浅出的阐述。

过往不论中外,主流的看法都是: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是一个停滞的时期;明清中国都被视为一个“闭关自守”的时期,一个与海洋无缘的时期。在最近二三十年,国际学界对以上说法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提出明清中国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文化等也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中国和外界的联系远比以前加强,从而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本书在这些重大问题上,采纳了国际学界的新见解,因此就史观而言,很有新意。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 序言 被海洋环绕的两大帝国
  • 海上女神“妈祖”
  • 海的历史
  • 帝国的历史
  • 恣意的明朝
  • 自制的清朝
  • 第一章 事情的时间、空间
  • 海与交易
  • 海与人
  • 交易的类型
  • 中华文明的扩大过程
  • 东欧亚空间
  • 东欧亚的海洋
  • 海与船舶
  • 海上交易的历史
  • 中式帆船的出现
  • 东欧亚大地
  • 向欧亚舞台的跳跃
  • 南北分立体系
  • 分立体系的终结
  • 白银与铜钱
  • 波动的欧亚舞台
  • 从商业时代到产业时代
  • 环球舞台
  • 东欧亚的五百年
  • 第二章 明朝的成立——十四世纪Ⅰ
  • 元朝的弱点
  • 保障元朝的运输通道
  • 元朝的海运
  • 乞丐与富商
  • 黄河改修工程
  • 红巾军
  • 元朝为何瓦解
  • 江南的巨贾传说
  • 江北的乞丐僧
  • 义塾里的先生们
  • 进军徽州、浙东
  • 中国东南部的盆地世界
  • 义塾先生们的关系网
  • 义塾的实际情况
  • 礼之帝国
  • 建国
  • 明朝的建立
  • 陆地帝国
  • 第三章 海陆相克——十四世纪Ⅱ
  • 历史的分水岭——十四世纪
  • 明朝的整体构想
  • 兰秀山之乱
  • 十四世纪的海域世界
  • 黄海与海民
  • 十四世纪的倭寇
  • 海禁政策的背景
  • 明朝的朝贡政策
  • 朝贡方的状况
  • 帝国的变化
  • 纺织工人的生活
  • “空印案”与行政改革
  • 胡惟庸之狱
  • 与日本的关系
  • 帝国与移民传说
  • 户制与里甲制
  • 里甲的作用
  • 山西的移民
  • 洪洞的大槐树
  • 攻陷云南的地缘政治学
  • 土司的统治
  • 云南的移民传说
  • 第四章 海与陆的交易者——十五世纪
  • 从马和到郑和
  • 云南的少年
  • 攻陷云南与蓝玉案
  • 宦官马和
  • 与二代皇叔的战争
  • 靖难之役与永乐帝的诞生
  • 宦官与皇帝
  • 内廷与外朝
  • 浮在海上的帝国
  • 郑和率领的船队
  • 远征的记录
  • 航海的目的
  • 海域世界眼中的远征
  • 满剌加王国与郑和的远征
  • 郑和与马和之间
  • 苏木围绕的海世界
  • 从永乐到宣德
  • 琉球王国的外交文书
  • 琉球王国的诞生
  • 闽人三十六姓与久米村
  • 东海、南海上的苏木
  • 日本的勘合贸易
  • 盐所支撑的帝国
  • 海盐的生产
  • 开中法与进攻云南、越南
  • 迁都北京
  • 北方的交易者
  • 户制的矛盾
  • 15世纪的经济体制
  • 第五章 商业的时代——十六世纪Ⅰ
  • 新安商人的关系网
  • 商人传记
  • 新安商人的勃兴
  • 普及全国的商圈
  • 商人的类型
  • 中国的海商与日本
  • 宁波之乱与越境者
  • 日本银的出现
  • 走私贸易的据点
  • 江南的国际贸易港
  • 徽州的海商
  • 从海商到倭寇
  • 冒险商人与传教士
  • 葡萄牙人侵略东方
  • 冒险商人的世界
  • 传教士的加入
  • 贸易港口澳门的形成
  • 第六章 社会秩序的变容——十六世纪Ⅱ
  • 地域社会的形成
  • 山区的流民
  • 秩序再生的过程
  • 对策产生的思想背景
  • 从里老人到乡约
  • 徽州乡约
  • 税粮与徭役的银纳化
  • 合县公议
  • 中央政府与地方官
  • 士农工商的瓦解
  • 农村手工业的展开
  • 市镇的丛生
  • 无赖一职
  • 市人与民变
  • 知识分子的摸索
  • 从海禁到互市
  • 解除海禁的要求
  • 互市体系的起源
  • 来自太平洋彼岸的白银
  • 日本侵略朝鲜
  • 战争与交易
  • 第七章 王朝交替——十七世纪
  • 自取灭亡之明朝那些事
  • 传教士与宦官
  • 宦官与官僚
  • 官员与地方社会
  • 官员与传教士
  • 毛皮与帝国
  • 黑貂与贸易
  • 毛皮交易下的新兴政权
  • 通往帝国之路
  • 明朝的垮台
  • 发型上的纠纷
  • 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
  • 与俄国之间的条约
  • 海域世界的末日
  • 大海的变化
  • 倭寇后人
  • 交易基本情况的变化
  • 从迁界令到展界令
  • 互市体系的确立
  • 与异文化的接触
  • 白话小说的世界
  • 出版文化的形成
  • 思想家的自我反省
  • 接受基督教
  • 与传教士的对话
  • 传教士与历法
  • 冒生命危险的一场天文观测
  • 第八章 产业时代——十八世纪Ⅰ
  • 盛世时代
  • 清朝的生育高峰
  • 税制改革
  • 人头税的消失
  • 经济复苏
  • 原产自美国大陆的农作物
  • 商人与产业
  • 浏河港物语
  • 浏河港风景
  • 浏河港与商人
  • 东北的产业
  • 山区产业
  • 互市体制的开展
  • 盛世的食材
  • 物的出现
  • 信牌管理
  • 与日本的贸易港
  • 琉球的变化
  • 移民东南亚
  • 广州的英国人
  • 朝贡与外交
  • 英国使节的情报收集
  • 第九章 传统中国的形成——十八世纪Ⅱ
  • 皇帝与帝国
  • 皇帝的多面性
  • “西颜”皇帝
  • 清朝与准噶尔围绕达赖喇嘛权威之战争
  • 掌握达赖喇嘛权威的清朝
  • 清朝与中央欧亚
  • 官员与行政
  • 步入仕途
  • 皇帝与官员
  • 清朝的统治机构
  • 陈弘谋简历
  • 云南事情
  • 管理铜山
  • 开发与官僚
  • 开发手段
  • 福建与台湾
  • 从泰国进口粮食
  • 货币与粮食
  • 银两与大区流通
  • 铜钱与粮食
  • 铜钱与地方市场
  • 大区交易的展开
  • 与明代之比较
  • 历史体系中的盛世
  • 第十章 环球中的中国——十九世纪
  • 南海海盗
  • 藏宝传说
  • 越南与海盗
  • 海盗势力的扩张
  • 清朝的对策
  • 海洋主角的更替
  • 鸦片与军舰
  • 两个本草书
  • 吸食鸦片的普及
  • 金融革命与英国
  • 向祖国汇款与鸦片
  • 国家商人
  • 鸦片战争
  • 信息与战争
  • 白银去哪里了
  • 出国者的世界
  • 蜕变的社会
  • 移民的社会
  • 地方财政的龟裂
  • 生态环境的极限
  • 从大运河到大海
  • 太平天国与社会
  • 南京条约与开港
  • 马克思的错误估计
  • 尾声 妈祖与明清的历史
  • 出现在云南的海之女神
  • 海的时代区分与台湾的妈祖
  • 欧亚帝国中的丽江
  • 妈祖的旅程
  • 中文版后记
  • 附录
  • 主要人物略传
  • 历史关键词解说
  • 参考文献
  • 历史年表
  • 封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