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论大战略》作者加迪斯作品,一部研究冷战史的经典著作。

内容简介

尽管本书距首次出版已有30多年,但它仍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冷战发展的全方位视角。

首先,作者全面展现了冷战时期出现的新的体系性稳定要素,包括不干涉内政原则,超级大国如何避免发生直接冲突,对敌我阵营的内部分化的研判和利用,容忍相对安全等。

其次,作者在指出重要的体系性稳定因素的同时,也避免了对历史的简单化处理,展示了历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最后,通过反思美苏关系的遗产及冷战时期“长和平”的各种机理,加迪斯事实上指出了当今美国外交失败的核心原因,即一方面放弃了先前长期坚持的“不干涉内政”原则(当今美国推行民主输出);另一方面放弃了冷战时期得到良好贯彻的容忍相对安全的原则。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第一章 历史遗产:冷战前的俄美关系
  • 第二章 获胜后的不安全感: 美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威胁观
  • 第三章 势力范围:美国与欧洲,1945—1949
  • 第四章 划分边界:东亚的“环形防线”战略, 1947—1951
  • 第五章 自我慑止的源起:美国与不使用核武器, 1945—1958
  • 第六章 分化对手:美国与国际共产主义, 1945—1958
  • 第七章 学习忍受透明度:侦察卫星机制的出现
  • 第八章 长和平:战后国际体系的稳定因素
  • 参考文献
  • 东方编译所译丛·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
  • 东方编译所译丛·精装书系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2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核平衡

    这本书成书于 36 年前(1987 年),核心内容是因为核威慑和侦察卫星的透明化,避免了世界大战,世界保持了工业化以来最长时间的和平。到 1991 年苏联解体,乐观的情绪充满西方精英阶层,这本书被里根和小布什总统推荐,主导西方的战略思维,也真被带沟里去了,当时的主要战略观点:・世界不会有大国之间战争,都将是代理人战争,这样让美国缩减陆军常规武器,飞机和军舰都没有再打大国战争的准备。这预示着 1990 年代核军备威胁的解除。在未来的世纪里,世界上将有比以往更多的民主国家,它们将在欧洲、美洲和环太平洋国家占主导地位。由于民主国家不互相开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战争对这些国家来说应该变得基本无关紧要,其中大多数国家将把其武装力量减少到个人或集体防御所需的最低限度。・在这个武器装备较少的世界上,美国仍将是一个超级军事大国。它的军队将大幅缩减,使其能够将更多精力集中在经济和社会进步上,但它将继续向全球提供最先进的武器和坚不可摧的核武库。・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在其最新畅销书《迎头而战》中写道:最大的赢家将是欧洲。在 21 世纪初,欧洲共同体将包括一个由 20 个国家组成的综合市场,其中包括瑞士、瑞典、挪威、芬兰和奥地利等先进经济体。到本世纪中叶,它将增加捷克共和国、匈牙利和波兰,其成员的人口总数将超过 4 亿。到那时,乌克兰、俄罗斯和东欧其他大部分国家将获得共同体的准成员资格。・而最大的战略预判错误是对塞里斯,1992 年高盛的报告预测中国(大陆)原来的体制可能会崩溃,为台湾和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经济特区扫清道路。中国也无法在 21 世纪成长为一个工业巨人。它的人口太多,国内生产总值太小(预计到 2000 年,人均生产总值只能达到 900 美元)。1992 年,中国的经济似乎在以 7% 的速度增长,但是,正如前苏联和东德曾经做过的那样,北京编造了虚假的统计数据。此外,中国的增长预测基本上是基于轻工业。中国将有一个潜在的替代供应商:朝鲜,在朝鲜,共产主义将被废除。合并后的韩国将被证明是日本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以上是观点是 30 年前西方战略精英对新世纪的预判,他们认为中国二战后分别在美苏两边站队,并没有影响世界的平衡格局(这是最大的误判),中国成为决定世界格局不可忽视的一极,而睡王集团不可救药的为自身利益,打压欧洲,并促成了欧亚大陆岛连为一体。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冷战中的冲突与和平

      作者刘易斯・加迪斯的名字听起来似乎很陌生,但《论大战略》对大家来说肯定很熟悉了,18 年国内出版的时候得到很多老师也都有推荐。其实作者在冷战史领域是国宝级、泰斗级人物,对大战略的研究也在其冷战研究中有所体现。这本《长和平》最初是 1988 年出版的,作者亲身经历冷战时期,恰逢冷战前期的政府档案公开,使作者有充足而真实的史料来研究冷战。作者以 “长和平” 来界定冷战,看起来很违反常识,毕竟冷战期间的战争、革命、冲突等灾难持续不断,以 “和平” 来形容 “战争” 不是很讽刺吗?岂不是违反国际正义与道德吗?其实,冷战期间,美苏直接并非只有对峙,还有合作,而有些合作是未宣之于众的,是心照不宣的默契,在共同利益下选择维持现存国际秩序。哪怕发生如柏林危机、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这样危险的冲突时,也有彼此合作的表现,两国行为展现出来的小心翼翼地试探、谨慎的克制都让人对冷战真实的历史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长和平” 是相对之前的世界大战而言,以往导致大战的因素在冷战期间也是不间断地出现,为何没有引发美苏两个大国的直接战争呢?两国间的和平何以维持如此之久,是什么因素使这一情形长存?这对我们如今看中美关系是很有意义的借鉴。“历史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更近事态的棱镜去看更远的过去”,我们总会不自觉地用当前的形势去类比历史,中美关系确实不能等同于美苏冷战,但对其中避免冲突、走向合作的方面值得我们细细研究。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揭示的一些规律,也可以用到商业活动中。比如,美苏两国通过维护国际体系和博弈共识,避免了毁灭性的核大战,这相当于企业联手规避恶性竞争。国家领导人通过获取和释放情报,来进行理性的得失比计算,和企业家的经营决策也很类似。说到底,无论是国际政治还是商业经营,都需要在整体目标和现实的资源之间反复调整,找到最终平衡点。这个过程,就是加迪斯所说的 “大战略”。

          1
          评论
        • 查看全部8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