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7.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559千字
字数
2023-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研究分析鲁迅文学在1924—1927年间如何以“杂文的自觉”为标志从而“成为自己”。
内容简介
通过作者论、文本分析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总体批评方法,本书探讨以文体混合和写作的政治本体论为核心的鲁迅杂文句法和现象学结构。结论是:有必要在新文学和近代世界文学的历史与价值论范畴,在“艺术的终结”的哲学命题层面,去分析和把握杂文这一高于“纯文学”建制及其意识形态的文体实验与风格运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小序
- 引言
- 导论
- 第一部 人生的中途
- 第一章 鲁迅文学的危机
- 第二章 “杂文自觉”的萌动(上)
- 第三章 “杂文自觉”的萌动(下)
- 第四章 世界之路与杂文的歧途
- 第二部 ‘运交华盖’:杂文发生学
- 第五章 希望与躁动(杂文发生学小史之一):1925年上半年的创作
- 第六章 “碰壁”(杂文发生学小史之二):“女师大风潮”期间的创作
- 第七章 “我还不能‘带住’”(杂文发生学小史之三):“三·一八惨案”前后的创作
- 第八章 鲁迅杂文的力学结构、政治本体论与感性外观
- 第三部 在路上:漂泊与杂文的风格扩张
- 第九章 记忆与漂泊:《朝花夕拾》与“路上杂文”的缠绕
- 第十章 杂文文体的多样性:“马上日记”系列
- 第十一章 在路上:通信研究
- 第十二章 杂文自觉的墓志铭:《坟》序跋
- 第四部 进向大时代:杂文与历史意识
- 第十三章 革命时代的文学
- 第十四章 “清党”之后的沉默与言说:“‘而已’而已”及其诗学展开
- 第十五章 “魏晋风度”与杂文自觉的历史化
- 第十六章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 索引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