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0到1给写作爱好者的11堂写作课。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教练式”的非虚构写作指南,它庖丁解牛般将写作技巧“大卸八块”,横向涵盖选题、采访、材料整理、情节、结构、人物、文笔、风格,纵向囊括开头、中段、结尾、修改、练笔。

哪怕是零基础的写作者,也能从这里开启精彩的创作之旅,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书中汇集了叶伟民老师“故事写作营”系列课程的精华内容,是一本全方位、多角度的写作工具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叙事的浪潮
  • 第一章 人人都是故事家
  • 到底什么是故事?
  • “真实”的契约
  • 人人都是故事家
  • 第一锹矿
  • 50岁开始写作,晚吗?
  • 练习:故事家迷路了吗?读者知道答案
  • 第二章 打破冷启动魔咒
  • 酿激情、学方法、养习惯
  • 优质的写作素材从哪里来?
  • 找到好故事,只需三步
  • 案例解析:小入口,大宝藏
  • 练习:三步画出设计图,为选题注入灵魂
  • 第三章 玩转故事结构,做时空魔法师
  • 叙事的蓝图
  • 真实的重构,重构的真实
  • 玩转结构,先要玩转时间
  • 常见的基本结构类型剖析
  • 练习:给你的作品照一次X光
  • 第四章 开头即合同:啃开第一块硬骨头
  • 读者只会忍耐30秒
  • 第一笔的任务
  • 别在故事开始的地方开始
  • 练习:我昨天晚上……
  • 第五章 冲突、悬念、细节:让情节不凡的元素
  • 冲突:情节的动力
  • 悬念:情节的张力
  • 细节:多展示,少讲述
  • 练习:一车一世界
  • 第六章 文笔与风格:找到行文舞步
  • 当我们谈论文笔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 有害的腔调
  • “3+1”元素写作法
  • 风格:让文字自带烙印
  • 练习:风格猜谜
  • 第七章 人物写作三部曲
  • 脸谱化和纸片人
  • 读心的艺术
  • 让人物开口,但不是闲唠嗑
  • 访谈:拒绝二手人物
  • 练习:一定不能用那个词
  • 第八章 高潮、结尾、修改:最后的冲刺与回响
  • 高潮:占领情节的制高点
  • 结尾:最后一页的回响
  • 修改:对每一个词提问
  • 练习:在开头结尾
  • 第九章 工具箱1:向一切发问
  • 知道答案的人
  • 发问的艺术
  • 工具篇:记录这件事
  • 案例解析:他逃出塔利班,和我说了惊魂一夜
  • 练习:假如你将专访莫言……
  • 第十章 工具箱2:像福尔摩斯,穿越信息海洋
  • 整理的本质
  • 工具篇:还在用Word和记事本?
  • 如何整理:四种类型,分类关联
  • 如何调用:像侦探那样抽丝剥茧
  • 练习:剪刀手和大海绵
  • 第十一章 开始写,不要停:搭建你的写作训练系统
  • 偷故事的人:五步写作训练法
  • 融合与边界:非虚构写作该用什么样的文学工具?
  • 练习:挑战坚持30天
  • 后记 非虚构+:故事的新半径
  • 我的火车司机学生
  • “非虚构+”写作实验
  • 好故事永不缺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笔记

    前言 叙事的浪潮原文:人类内心冲突是真正且唯一值得书写的对象。  第一章 人人都是故事家原文:世上有大狗,有小狗,所有的狗都叫,但都按照自己的声音去叫。  第五章 冲突、悬念、细节:让情节不凡的元素原文:“伟大的故事就是活生生的人生,只是把庸庸碌碌的部分给剔除掉了而已。”  第七章 人物写作三部曲原文:反差与平衡的哲学  第八章 高潮、结尾、修改:最后的冲刺与回响原文:没有严苛的自我批评,你的创作将可能面临两种极端:失控,或草草了事。 原文:“所谓完美,不是指不能再添加别的东西了,而是指没有东西可以从其中拿掉了。”  第十一章 开始写,不要停:搭建你的写作训练系统原文:非虚构的文学美远不只技巧,它自有其审美体系。其核心有三点:真实美、逻辑美、语境美。  后记 非虚构 +:故事的新半径原文:Possible things can become realistic,it's evolution.(越来越多可能之事将变成现实,进化不会停止。) In a world full of ambiguity,we see what we want to see.(在这个充满歧义的世界里,我们只会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零开始写故事》说是从零开始,而非虚构的故事却有很多的材料可以拿来用,至少故事的事实需要作者体现,如果脱离了事实,那么就是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有了材料,怎样去梳理和作用这才是写故事的精髓。方法千千万,不过有一条那就是真情实感,那些让自己感动的瞬间或者情节,才是真正打动读者的地方,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共情,什么文字的炫耀最终的结局应该不会太好。这些满足之后,应该就是人性的东西,悬疑,叙事手段,撩拨读者,优美词句,这些就成为了需要作者静下心来努力去打磨的东西,不怕修改,不怕费时费力,甚至是不怕丢人,拿出去让别人去 “说三道四”,慢慢的批评的少了,夸奖的就多了。还有一点比较重要,坚持写,持之以恒的写,诲人不倦的写,风雨无阻的写,或许上帝才可以给您开一扇天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零开始写故事

        非虚构写作的 11 堂课,是一本很好的写作入门教材。让我坚定了信心,明晰的概念,理清了思路,找到了方法。那些打动人的句子:写作的矿藏不在别处,首在当下,在你已经或正在拥有的生活里。再细微的声音也能被听见,再平凡的个体也渴望表达。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