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共70篇文章,分为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两大部分,涵盖新闻实务、政策研究等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两编八章70篇。上编“实践探索”收录29篇文字,分“作品文案”(9篇)、“采编手记”(9篇)、“业务探讨”(11篇)三章,主要以“新闻”为关键词,侧重一线实务。下编“理论思考”收录41篇作品,分“新闻节目研究”(9篇)、“节目形态研究”(9篇)、“乡土影视剧研究”(12篇)、“吉版纪录片研究”(4篇)、“传播与规制研究”(7篇)五章,主要以“形态”、“乡土”为关键词,侧重政策研究和行业管理。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自序 岁月堪回首 弹指一挥间
  • 目录
  • 上编 实践探索篇
  • 作品文案
  • 电视长消息《“大胡子将军”吐衷肠》
  • 电视长消息《尤肖其:我是中国人》
  • 电视系列报道《长影闯市场》
  • 电视系列报道《工人楷模李黄玺》
  • 电视系列报道《杂交大豆创始人孙寰》
  • 电视新闻专题《洪水中的奇迹:九八吉林军民抗洪救灾纪实》
  • 电视节目编排《吉林新闻联播》(2001年7月1日)
  • 电视节目编排《吉林新闻联播》(2002年11月7日)
  • 新闻现场直播《白山松水迎世纪 曙光首照森林山》
  • 采编手记
  • 懵懵懂懂《闯关东》
  • 《新闻五分钟》工作日记
  • 抗洪一线两日
  • 澳门采访散记
  • 追忆新世纪第一缕曙光
  • 首次参加全国电视新闻评奖会
  • +6秒与-13秒
  • 巧匠能工 专家工人 工人楷模
  • 导播 工作 事业
  • 业务探讨
  • 新闻舆论监督的含义和实施
  • 关于新闻舆论监督的操作
  • 电视会议新闻改革的策略
  • 珍珠、项链与红线
  • 审稿三得
  • 通联工作说不足
  • 从一件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谈起
  • 《刘保忠的故事》的启示
  • 记录历史 开拓创新 不辱使命
  • 权威 人本 理性 独家
  • 记录好正在发生的历史
  • 下编 理论思考篇
  • 新闻节目研究
  • 电视新闻节目元素论
  •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
  •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发展走向
  •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创新
  • 电视新闻调查特征与源流
  • 央视《中国梦》报道的传播诉求与议题设置
  • 央视《感动中国》叙事方式的本体价值
  • 看似寻常最奇崛
  • “走转改”的示范性价值和制度化构建
  • 节目形态研究
  • 电视节目三大概念
  • 关于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
  • 数字时代的电视节目形态创新
  • 区域性电视节目元素与电视节目形态创新
  • 广播电视节目和谐元素开发与和谐舆论环境营造
  • “三农”元素开发与农村电视内容服务体系构建
  • 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分析
  • 电视谈话节目的分类方法与主要特征
  • 嘉宾一样是“传者”
  • 乡土影视剧研究
  • 乡土电影概念辨析与历史分期
  • 本土情结 家国情怀
  •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 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概念、分类和分期
  • 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社会角色
  • 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伪现实主义倾向
  • 21世纪以来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研究
  • 吉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现象
  • 强烈的文化自觉
  • 宛如平常一段歌
  • 贴近生活 扎根田野
  • 为民抒写 为民代言 为民立传
  • 吉版纪录片研究
  • 吉版纪录片成为吉林新兴文艺品牌
  • 风光 自然 人文
  • 浇铸情感 传承文化 超越自我 回归心灵
  • 微记录 大境界
  • 传播与规制研究
  • 广电传媒影响力与国家文化软实力
  • 中国广播影视文化发展路径探析
  • 中国广电数字化的误区与对策
  • 新媒体背景下提高广播电视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对策研究
  • 版权营销:节目创收制胜之道
  • 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五个层级
  • 吃透政策 学习借鉴 统筹兼顾
  • 两台合并 台网联动 制播分离
  • 附录
  • 作者学习工作履历
  • 作者发表文章目录
  • 作者获奖作品目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