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9.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65千字
                       字数
                        2016-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全面、系统反映中美关系的通史性著作。
内容简介
中国与美国,是当今世界的两个大国,两国关系令世界瞩目。从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首次远航中国起,中美两国便开始了长达200多年的交往。在这悠长的岁月中,中美关系历经风雨,大起大落,几经波折,但两国的交往内涵极其丰富。
本书分三卷系统叙述了1911年至2000年间的中美关系,即1911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1972年尼克松访华至2000年中美“入世”谈判作了精辟的分析。
作者通过对三个时期两国间重大事件的叙述,展示了中美两国外交政策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双方决策的种种国内和国际因素,以及两国外交政策对世界的影响;展示了双方经过多年的磨合、冲撞,从扶持、对抗走向和解、共同前进的道路。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美关系史:第一卷(1911—1949)
 - 再版前言
 - 序章
 - 第一章 民国初年
 - 第一节 从共同行动到单干
 - 第二节 不为中国问题卷入国际纠纷
 - 第三节 “让日本在中国放手去干”
 - 第二章 从凡尔赛到华盛顿
 - 第一节 巴黎和会
 - 第二节 华盛顿会议
 - 第三章 动荡年代
 - 第一节 美国与直系军阀
 - 第二节 美国与广州革命政府
 - 第三节 大革命时期
 -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
 - 第四章 从柳条湖到卢沟桥
 - 第一节 不承认主义
 - 第二节 棉麦借款与白银协定
 - 第五章 从卢沟桥到珍珠港
 - 第一节 战争第一年
 - 第二节 国民政府苦撑求援
 - 一、谋求有关各国合作对日
 - 二、敦促美国对日禁运
 - 三、寻求贷款
 - 第三节 走向结盟抗日
 - 第四节 抗战前期中共与美国
 - 第六章 战时盟国
 - 第一节 崎岖的合作之路
 - 第二节 特殊关系的建立
 - 第三节 美军观察组在延安
 - 第七章 转折关头
 - 第一节 史迪威事件
 - 第二节 赫尔利与国共谈判
 - 第三节 扶蒋反共政策的形成
 - 第四节 雅尔塔会议。美国与中苏条约
 - 第八章 走向对抗
 - 第一节 战后头半年
 - 第二节 马歇尔调处国共冲突。《中美商约》的签订
 - 第三节 1948年《援华法》
 - 第四节 美国的两手政策与中共的“一边倒”决策
 - 附录一 英汉译名对照表
 - 附录二 参考书目
 - 附录三 大事记
 - 附录四 图片目录
 - 中美关系史:第二卷(1949—1972)
 - 序章
 - 第一章 在朝鲜的对抗
 - 第一节 走向对抗
 - 第二节 胜负难分
 - 第三节 边打边谈
 - 第二章 遏制与反遏制(一)
 - 第一节 联合国里的斗争
 - 第二节 禁运与反禁运
 - 第三节 美国分离西藏政策的失败
 - 第三章 遏制与反遏制(二)
 - 第一节 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的发展
 - 第二节 日内瓦会议上的斗争
 - 第三节 亚非会议与中国的和平外交
 - 第四章 台海风云
 - 第一节 中美在台湾海峡地区对抗的由来
 - 第二节 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
 - 第三节 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
 - 第五章 漫长的谈判
 - 第一节 中美大使级会谈的由来
 - 第二节 日内瓦会谈
 - 第三节 华沙会谈
 - 一、台湾问题
 - 二、记者互访
 - 三、核问题
 - 四、印度支那问题
 - 第六章 危机的年代
 - 第一节 印度支那危机
 - 第二节 美国军事干涉越南与中国的反应
 - 第三节 中美在印度支那的对抗
 - 第七章 转折的前奏
 - 第一节 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一)
 - 第二节 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二)
 - 第三节 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
 - 第八章 历史性的握手
 - 第一节 走向缓和
 - 第二节 通向北京之路
 - 第三节 历史性的握手
 - 附录一 英汉译名对照表
 - 附录二 参考书目
 - 附录三 大事记
 - 附录四 图片目录
 - 中美关系史:第三卷(1972—2000)
 - 第一章 停滞不前
 - 第一节 尼克松政府时期
 - 第二节 福特政府时期
 - 第二章 走向正常化
 - 第一节 卡特政府举棋不定
 - 第二节 实现正常化
 - 第三节 《与台湾关系法》的出台
 - 第四节 新的起点
 - 第三章 《八·一七公报》产生前后
 - 第一节 大选年的风波
 - 第二节 对台军售再起波澜
 - 第三节 《八·一七公报》的产生
 - 第四章 稳定大局
 - 第一节 中国重申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第二节 问题成堆
 - 一、关于第二个纺织品贸易协议的谈判
 - 二、关于湖广铁路债券案
 - 三、胡娜“政治庇护”事件
 - 四、与台湾有关的问题
 - 第三节 打破僵局
 - 第五章 平稳发展
 - 第一节 频繁的高层互访
 - 第二节 军事交流
 - 一、高层互访
 - 二、功能性合作
 - 三、军事技术方面的合作
 - 第六章 急风骤雨
 - 第一节 北京政治风波与美国施压
 - 第二节 制止关系滑坡
 - 第三节 最惠国待遇之争
 - 第七章 新的冲击
 - 第一节 从“挂钩”到“脱钩”
 - 第二节 台海风云(上)
 - 第三节 台海风云(下)
 - 第四节 美国对华政策大辩论
 - 一、关于中国的经济实力和中美贸易
 - 二、关于中国的军事力量
 - 三、中国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意图
 - 四、对中国采取遏制还是接触政策
 - 五、如何实行接触政策
 - 第八章 首脑互访
 - 第一节 江泽民访美
 - 第二节 克林顿访华
 - 第三节 国会的反弹
 - 第九章 柳暗花明
 - 第一节 经贸关系与中国“入世”谈判
 - 第二节 飞来横祸
 - 第三节 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立法
 - 第十章 人权、西藏和香港问题
 - 第一节 人权问题
 - 第二节 西藏问题
 - 第三节 香港问题
 - 第十一章 新世纪以来的中美关系
 - 第一节 确立两国建设性合作关系
 - 第二节 维护台海地区的稳定
 - 一、“尽其所能协防台湾”
 - 二、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
 - 三、美国坚持向台湾出售武器
 - 四、美国仍然要做两岸关系的制衡者
 - 第三节 继续促进互利双赢的经贸关系
 - 一、贸易逆差问题
 - 二、人民币汇率问题
 - 三、知识产权问题
 - 四、美国对华高技术出口的严格管制
 - 第四节 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合作
 - 一、在反恐和防扩散领域的合作
 - 二、联手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 三、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 结语 走向新型大国关系
 - 附录一 英汉译名对照表
 - 附录二 参考书目
 - 附录三 大事记
 - 附录四 图片目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