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通过大量的数据与案例分析,构建出国际上首个分析城市的文化风格和美学特征对城市发展作用的理论工具。

内容简介

世界各地的城市和社区正在迅速变化,这些变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向消费的巨大转变。以前不怎么显眼的地方,现在已被各种各样的舒适物设施与活动所占据,如餐馆、酒吧、咖啡馆、画廊、公园、学校、博物馆、俱乐部、沙龙…… 这些舒适物以组合的形式,共同创造出独特的场景,这些场景赋予城市生活以意义、体验和情感共鸣。场景理论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以特里·克拉克和丹尼尔·西尔为首的新芝加哥学派,对美国1200多个城市和国际38个国际性大都市成千上万种的舒适物设施与活动进行分类统计、整理与比较研究,形成了一系列重大学术成果。《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一书主要致力于诠释:场景是什么、它在哪里及其为什么重要。这里的“发展”意义比较广泛,从经济增长到居住地选择,再到选举和新社会运动,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场景理论的学术价值在于从消费角度来解释后工业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现象,这一点区别于以生产为导向的工业理论。场景理论不仅把消费当作消费活动本身去研究,而且还着重研究消费的社会组织形态,用场景来把消费组织成有意义的社会形式。对于中国城市发展来说,场景理论也具有巨大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示范作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文版序言
  • 致谢
  • 译者序
  • 1 设置场景
  • “场景”作为地点(Place)的美学视角
  • 感知及参与场景的简单能力包含了不同寻常的复杂性
  • 日常知识结束之处,社会科学开始
  • 2 场景理论
  • 作为一种多维复杂体的场景
  • 一个场景的多重意义
  • 场景的组合逻辑
  • 场景定位
  • 3 城市“闲逛者”:如何测量场景
  • 透过舒适物设施数据看场景
  • 舒适物设施数据显示了看似合理的文化模式
  • 从舒适物设施到场景
  • 采取场景路线
  • 表现得分揭示空间文化关系
  • 结论:每个场景都有不同,但这些不同是否有意义呢?
  • 4 回归土地,归因场景:场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
  • 土地的消失、再现和转化
  • 场景提升经济绩效的六个假设
  • 场景是增长要素
  • 场景差异真的能带来不同吗?
  • 结论——“每个人都是音乐家”:打开阁楼之门
  • 5 家,场景中的家:场景如何塑造居住模式
  • 新芝加哥学派
  • 家就是场景所在的地方
  • 一个巨大的分歧?
  • 6 场景力量:场景如何影响投票,激发新社会运动,产生政治资源
  • 文化的兴起和城市政治的转变
  • 多伦多伍兹伍德车库(Wychwood Barns):对一个引发争议的本土场景的案例详解
  • 场景与新社会运动
  • 场景和国家政治
  • 结论
  • 7 创造一个场景:如何将场景整合到公共政策里
  • 城市政策面临的新挑战
  • 城市政策的新方向
  • 一个多伦多的例子,说明如何将场景整合到政策工具包中
  • 8 场景的科学
  • 从理论到数据
  • 测量场景
  • 分析方法:一般分析方法、标准分析方法和建模背景
  • 在国际背景下的场景
  • 参考文献
  • 中国有关“场景”研究的主要文献
  • 关键词解释
  • 名词索引
  • 人名索引
  • 译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场景能影响我们什么吗

    在书中讲很建筑、学校、城市… 案例来解析这些场景。1:在书中有怎么一句话对我印象挺深的 “本土真实性有时可以通过步行加以提高,并弥补自然环境的不足” 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还留有空白反应现实情况,这个案例设计师在设计花园的时候设计师本来是要设计弧形的过道,但后发现人们更喜欢直行,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城市设计的维度上看,本书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着同样程度的启发性,让人再次将关注点从愈发偏执的形态与观念的追求转回到个体能够真实感受到的 "场景" 中。与雅各布斯所呼吁的对城市中弱势群体生活的重新关注不同,场景理论将目光均匀的分布在每个角落,重新诠释了人与空间相互作用的模式。在场景理论中,所有有人参与的空间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经济与政治含义。这本书给予了空间设计师一个重新认识与重新发现空间的机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城市作为场景的由来

        自己是做房地产的,整体从城市场景组建生活场景的维度来看待城市的发展。以前更愿意从人口流动和演变的角度看城市发展的问题,这次开发了一个新思路,更好理解城市作为一个场景提供生活方式的变化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